學研社成員 文武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在高位,社會上卻出現抗疫鬆懈的情緒。特首日前表示,「我有很強烈的感覺,大家的容忍力開始下降」。抗疫必須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要盡可能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但抗疫措施的鬆緊必須依據科學,不能只跟隨社會情緒走。
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百萬人,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每日確診仍在約15000人的高位,單日死亡人數仍超過200人。這些數據顯示,本港第五波疫情仍處於高位橫行的階段,疫情是否已經回落,仍言之尚早,香港仍須繃緊神經,集中精力抗疫。
但是,社會上已經有部分人開始出現鬆懈的情緒,這表現在,市面上的人流已經開始增加,部分人放鬆警惕,海灘上出現人群聚集,而且其中有不少人並沒有戴口罩,未跟足政府的防疫措施。特首林鄭月娥也提及部分金融機構已經失去耐性,她表示:「我有很強烈的感覺,大家的容忍力開始下降,有些金融機構對防疫措施失去忍耐。」
與此同時,社會上出現一些論調,認為香港第五波疫情的高峰期已過,已經出現群體免疫,而且疫苗的接種率也已超過九成,有條件可以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亦有些專家以疫苗接種率作為放鬆防疫措施的指標,認為只要疫苗接種率達至某一個比例,就可以放鬆防疫措施。
抗疫是香港目前壓倒一切的任務,現階段,香港的疫情仍然嚴峻,而且,疫情多變,即使第五波疫情稍有緩和,也難免會出現新的變種,導致新的疫情。過早地放寬防疫措施,有可能令香港抗疫前功盡棄,再次陷入疫情下的苦況。
不錯,抗疫必須兼顧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以最小的成本,爭取最大的抗疫成效,但這些必須以穩控疫情為前提條件,否則,在疫情尚處於高位之時,跟隨社會情緒,鬆弛懈怠,麻痹大意,就有可能前功盡棄,令經濟社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分階段分區放寬防疫
放鬆防疫措施非單憑疫苗接種率,或者每日確診數和死亡數判斷。放鬆防疫措施可以分階段、分區域推進落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時間。
深圳就是一個可以參照的榜樣。香港第五波疫情波及深圳,深圳3月11日起推行為期7日的「全民強檢」,並落實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全市的公共交通暫停,餐館暫停堂食等,經濟、社會運作暫停。3月18日,深圳在完成兩輪檢測之後,已有五區實現了全面「動態清零」,包括光明區、鹽田區、坪山區、大鵬新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這五區的巴士、地鐵可以恢復,區內的黨政機關、企業、工廠復工,公園、廣場等亦重新開放,但仍然限制居民跳廣場舞。
深圳的做法值得香港參考,雖說「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與深圳在社會制度、生活方式上存有不少差異,香港不可能完全照搬深圳的防疫、抗疫措施,但是仍有不少經驗可以參考學習,尤其是總體防疫抗疫的思路。
深圳不是完全不理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不是完全不顧及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是採取了科學抗疫、精準抗疫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集中精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達至「動態清零」。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盡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減少疫情對社會的影響。
香港可以從深圳經驗上汲取營養,現階段,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盡早達至「動態清零」,未必是全港一次過「動態清零」,也可以分階段、分區域落實「動態清零」,然後按實現情況逐步放寬防疫措施,盡可能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