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宣布暫緩全民強檢,並分三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也同時強調,到放寬最後階段仍要堅持最基本限度的措施。的確,防疫不能躺平,市民切勿鬆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昨表示,不能認為不做全民檢測,就放鬆了疫情防控,香港恰恰依據疫情態勢變化,通過優先的確定來更科學地完善優化防控措施。
社會出現抗疫疲勞,乃是不爭事實,大家渴望看到走出疫情的曙光;所以,當局給出解除限制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目的為了闡明一條抗疫出路,好使大家堅持下去繼續同心抗疫。也就是說,這不能理解為香港抗疫工作已經轉向「躺平」。譬如取消禁飛令,林鄭已釐清這不屬於放寬,因為是理順至跟其他檢疫要求看齊而已。
事實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昨宣布,「安心出行」會在本周重新發出強檢通知,至昨晚當局已落實執行;背後原因,乃是香港檢測有力應付,所以有條件恢復原來的抗疫要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接受中新社專訪時指,政府會想方設法推高長者接種率,未來一個月內有望顯著改善;進一步加大谷針力度,也體現了當局絕非「躺平」抗疫。梁萬年並表示,香港進一步擴大檢測能力,無論是設立流動檢測點,以至讓市民自我檢測及呈報個案等,對於香港疫情防控都有重要意義。
可見,有人把新公布的一系列抗疫政策調整,解讀為香港「躺平」云云,乃是大錯特錯;市民因此錯誤解讀,以致居然鬆懈抗疫,更是大錯特錯。鬆懈抗疫的代價無疑十分嚴重。港大按照最新放寬措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推算,得出6月初或現新一波疫情,屆時將有220萬人感染,1500人死亡。萬一大家鬆懈抗疫,後果必然更加可怖;反過來,若然大家繼續做好抗疫工作,踴躍接種疫苗包括打齊三針,以及到條件許可時積極配合全民檢測,那麼即使第六波疫情襲來,疫情必然更易受控,死亡數字亦必更少。港大的預言能否成真,在乎市民大眾的一念之差──相信大家均希望「壞的不靈」。
全民強檢只是暫緩執行,而非永遠束之高閣。梁萬年昨提出,措施有一個時機問題,更有具備條件問題;在疫情早期,可把所有傳染源識別並控制,疫情就能很快阻斷,而在疫情後期,則可達到社會面上「動態清零」的目標。現在之所以不做,理由是香港疫情仍在高位運行,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以及優先保護長者,乃是目前重中之重,因此須在這個時期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力量,來最大限度保護生命。全民強檢絕對是香港抗疫工具箱內的重要手段,只要具備相應條件就會派上用場,措施亦有利於恢復與內地通關。
紫荊研究院最新民調顯示,多達87.7%受訪者認可「三減」目標,65.4%認同堅持「動態清零」策略最符合香港整體利益──這說明了,「躺平」並非民意向背,政府既不能選擇「躺平」,市民亦不能鬆懈抗疫。始終,疫情日日在變,政策好應實事求是不斷調整;視乎未來疫情,防控措施還將繼續因時制宜,從而更精準、更合理地保護市民生命及經濟社會運作。(中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