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已逾111 萬人感染,逾7000 人死亡,疫情形勢仍相當嚴峻,抗疫不可鬆懈。可幸的是,確診病例已連續兩日少於一萬,而且第五波初期資源緊絀的困局亦已基本克服,在中央全力支持下,我們成功爭取到「針等人」、「床等人」、「房等人」、「藥等人」的有利條件。在條件更佳的基礎上,當局必須更加積極主動,進一步更好運用抗疫資源,尤其要上門為市民接種疫苗,全面覆蓋過往照顧不到的「死角」,力爭做到一個不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於記者會上指出,接種疫苗是恢復與內地和海外通關的必要條件。不過,縱使疫苗接種計劃推行一年有多了,但「一老一幼」接種率一直未如理想——60 歲或以上長者第一針接種率僅七成多,3 至11 歲兒童則不足六成。千方百計提升接種率,從而為早日戰勝第五波疫情建立疫苗屏障,顯然是刻不容緩!
事實上,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也越來越主動進取,務求「應打盡打」。負責統籌疫苗接種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今周將試行在圍封強檢行動中,為未接種新冠疫苗的長者或殘疾人士等登記,在行動完結並取得陰性檢測結果後,安排上門接種。衷心希望「針找人」行動能夠順利推行,盡早為免疫力較低的長者提供保護,並且在可行情況下,把行動推廣至小童,做到老幼兼顧。
第五波疫情之初,隔離及檢疫設施供不應求,許多染疫者被迫居家隔離;公立醫院床位不足,更是導致不少年老患者被安置在醫院外的臨時帳篷內…… 真的是「人等針」、「人等床」、「人等房」、「人等藥」,非常淒涼!但在「國家隊」全力支援下,短短個多月時間內建成6 家方艙醫院,5個長者暫託中心也相繼啟用,合共提供數萬額外床位。特區政府應該把握目前充裕的硬件資源,爭取在圍封強檢行動中找出更多隱形患者,盡早將他們移出社區,做到精準隔離,將隱形傳播鏈切斷一個得一個,爭取「社會面清零」。
許多人質疑主動找人是費時失事,誠然在資源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這樣做或是不明智也難以做得到,但既然現已基本理順抗疫資源供求的問題,那就應果斷變招,多派外展隊在社區「洗樓」,找到和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更何況,參與抗疫工作的不只特區政府,還有由許多愛國愛港義工組成的「全港抗疫義工同盟」。只要當局與各社會團隊加強協調溝通,善用民間平台,那就可為尚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和染疫者提供適切支援,同時將包含中成藥、西藥在內的抗疫物資包分派到更多市民手上。
自特區政府負起抗疫主體責任以來,抗疫措施持續優化,集中力量,重點放在「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方面,抗疫取得顯著成效,這無疑為社會各界樂見。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再接再厲,更好運用抗疫資源,更加主動積極地深入社區,細緻入微地上門為市民提供服務。只要能夠擴大覆蓋面,兼顧每一個角落,每一名市民都不遺漏,那麼抗疫工作自可取得更大成效,香港也有更大把握走出疫困。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