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久
截至3月25日,10年期美債利率已上行至2.48% ,同期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壓縮至32BP,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值。中美利差快速壓縮讓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3月2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走低逾120點,失守6.37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震蕩下行,逼近6.40大關。
人民幣對美元升轉貶
自3月15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以來,受美聯儲委員「2023年加息至2.75%」的鷹派表態影響,最近兩周美債利率大幅上升。截至3月25日,10年期美債利率已上行至2.48% ,同期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壓縮至32BP,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值(與2018年11月最低點基本持平)。
當前中美利差壓縮至歷史低值,顯然推升了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截至28日9點35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3800、6.3953。同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調升7個基點,報6.3732。這意味着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中間價幾乎吞噬今年以來全部升幅,而在岸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由前兩個月的大幅升值轉為貶值。
市場人士分析,未來半年美聯儲官員很難軟化當前鷹派的加息預期,同時推動美債利率進一步上行。在歷史上,10年期美債利率水平通常提前半年左右,上行至每輪美聯儲加息頂部位置,意味着今年四季度10年期美債利率有可能上行至2.7%以上,並由此带來中美利差進一步壓縮、乃至倒掛的可能性。這意味着未來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繼續承壓。
中美利差壓縮波及A股
今年3月11日和3月18日兩周,外資流出中國股市合計超過100億美元,規模僅次於2020年全球流動性危機期間以及2015年A股集中大幅下挫時期。市場人士分析,,無論是A股還是海外的中國概念股票,當前估值均處於較低位置且近一年波動性較小,因而此次外資的持續淨流出是相對特別的現象,尤其是在被動型基金依舊保持淨流入的情形下。這或許代表着在當前局勢下,部分主動型外資基金並非以往短暫的恐慌性流出,而是逐利為主的配置邏輯發生變化,由此回歸對中國的長線投資還需靜待時日觀察。
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盡管當前中美名義利差較低,但考慮通脹因素之後,中美實際利差仍高,因此無需擔憂利差壓縮導致匯率貶值及跨境資金外流風險,出於防範匯率與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的角度,中期內央行很難再進行降息,但可能會降準。這也是央行在美聯儲加息周期中,托底經濟的慣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