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全球的競爭都較以往為大,包括香港的青年人,今日要面對的是來自全球青年人的競爭。筆者認為,政府須為青年人提供機會,當中包括培訓機會及創業發展的空間,同時,為青年人融入國家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讓青年人看到他們的希望。
今時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將今日的青年人與父輩年輕時的表現相比較。筆者認為,我們父輩所在的1960至80年代之社會環境,與今日完全不一樣;當時的香港青年人,可以不問出身,只要肯拼搏,自然就可以「出頭」,這種社會環境及土釀,造就了上一輩的「獅子山精神」。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社會資訊並不發達,香港人面對的競爭,只來自香港及鄰近地區,而香港經濟當時正處於「起飛」階段,甚至可以說遍地機會。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互聯網的普及化,帶來的除了生活上的便利、經濟全球化發展以外,亦帶來了全球的競爭。今日的年輕人,他們的競爭不但來自香港,還面對全球的競爭,可想而知,現在的香港年輕人面對的競爭壓力,已經不能與往日相比較。
積極為自己訂好人生規劃
當然,年輕人本身的心態亦十分重要,他們如果抱的是積極、正向的態度,為自己訂好人生規劃,然後鍥而不捨地朝着目標前進,始終都會取得一定的成功。相反,如果抱這幾年出現的「躺平」態度,經常抱怨這、埋怨那,最終只會一事無成。筆者認為,要做好青年人工作,政府須為青年人提供發展機會,包括培訓機會、發展空間,最終來說,是要給予他們希望。
政府須從教育層面,特別是基礎教育的層面,培養好青年學生的正向價值,建立好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更要做好國民教育及身份認同的工作,讓青年人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國家現在的發展路向,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另外,高等教育體系,須與時並進,根據世界潮流,以及香港本身的市場需求,設計好課程,為青年人提供具競爭力的課程。舉例說,香港近年已投入相當多資源在創新科技方面,不過,大部分都是硬件方面的投入,在人才方面,政府還須加一把勁,包括培養本地青年,以及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香港定位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根據自身發展的優勢,可加強生命科技、數字經濟等方面的研發,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人才。筆者認為,推動有關方面的工作,必須由政府做好統籌事宜。
另一方面,香港必須利用好「一國兩制」的優勢。事實上,國家亦十分關心香港青年人的成長,不斷推出優惠措施,協助香港人特別是青年人在內地創業。香港青年人對內地相關的政策措施,未必十分了解,這方面,特區政府以及香港青年團體都可以多做解說工作,為他們提供到內地發展的機會。筆者相信,以香港青年人的靈活變通,自然會從中抓到機會,成就自己的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 吳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