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 劉光源
香港第五波疫情延宕至今已三個月,當前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最近外界關於香港抗疫的種種猜測、誤解甚至謬論增多,有的說香港不具備「清零」條件,應「與病毒共存」,有的鼓吹香港盡快放鬆防疫措施與世界「接軌」,還有的渲染香港變成了「國際孤島」。對此必須作出澄清。
習近平主席在此輪疫情趨於嚴峻之初就作出「三個一切」和「兩個確保」的明確要求,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情懷,把保護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中央政府應特區要求全力援港抗疫,派出多批專家組和醫療隊,迅速援建隔離設施,確保供港物資充足。特區政府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各部門紛紛投入抗疫,社會各界廣泛動員,守望相助,湧現出一大批感人故事。這些是香港能夠最終戰勝疫情和其他一切艱難險阻的最大底氣、最充分條件。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日香港新增確診病例數據平穩下降,連續多日低於萬宗,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明特區防疫抗疫措施有效,應該沿着這個正確的思路走下去。但客觀地看,香港疫情防控仍處於吃勁的關鍵時刻。在最近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協調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指出,要「圍繞『三減三重一優先』的重點有序鋪排下一階段工作,要不放鬆、不懈怠,直至取得香港疫情防控戰的最終勝利」。日前特區政府宣布將視情況調整一些防疫措施,但同時亦強調將繼續努力抗疫,包括在合適時機採取全民檢測等關鍵手段。香港諸多醫學專家也提醒市民,當前疫情仍處於「非常高」的水平,還遠未到「放鬆」的時候。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全球範圍的新冠疫情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變異奧密克戎毒株再次在美歐蔓延,導致多國感染人數激增,專家預測將造成更大的住院浪潮。香港地狹人稠,老齡化程度高、居住密度高、人員流動度高,抗疫防疫難度更大,下的真工夫和付出的堅韌毅力也更多。香港要保護曾為這座城市發展繁榮拋灑心血汗水的長者,要給予少年兒童安全安心的教育環境,要恢復經濟社會正常有序發展,都需要建立在盡快穩控疫情而非「盡快放鬆防疫措施」的基礎之上。否則疫情反反覆覆,將對民生和經濟造成更大負面影響。因此,香港「動態清零」的總體目標沒有改變,各界同心抗疫的積極努力沒有放鬆,中央竭盡所能支援香港抗疫的決心更沒有絲毫動搖。
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大都市,是眾多外國在港人士和機構的共同家園。雖然疫情使香港的人員往來按下「放緩鍵」,但香港與外界的聯繫從來沒有中斷。香港的樞紐地位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改變。中央和特區政府在疫情特殊時期全力保障外國在港人士的安全與健康,盡力協助解決其合理關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專門舉辦面向外國領團、商會的視頻會,回應大家關切。此前特區政府連續兩次發出公告,提醒社會切實維護疫下外籍傭工合法權利。也有不少外國駐港總領事和商會負責人給我寫信,表達同特區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意願與信心,讓我深受感動。
香港眼下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特區政府正從多方面採取逆周期措施,努力促消費、保就業,為廣大市民和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並部署後疫情時代發展規劃。2月香港整體進出口貨值同比增長6.2%和0.9%,經濟發展仍具韌性,一旦疫情受控將重拾快速復蘇勢頭。香港金融市場依然活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可取代。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聯合發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排名維持全球第三。隨着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一個樞紐、三個中心」新定位逐步落實,香港未來發展前景依然看好,必將帶給世界更多互利共贏機遇。
「沒有一個黎明不會抵達。」香港抗疫的曙光已經顯現,絕不會被某些狹隘、偏執甚至陰險的外部論調所阻擋。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大家不畏浮雲遮望眼,戮力同心護家園,香港一定能夠盡快奪取這場疫情防控保衛戰的勝利,再現生機與繁榮。
(此文原載於4月4日《中國日報》香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