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樺(1907-1994)是著名的美術家、教育家,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和古元等先生一起同為我國最負盛名的版畫藝術大師。
李樺作品《風景寫生集》之一。
1934年,李樺在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任教時,就組織成立了現代版畫研究會,並開始與魯迅書信來往,得到其熱情回應與指導。1934年12月18日晚,魯迅在給金肇野的信中寫道:「擅長木刻的,廣東較多,我以為最好的是李樺和羅清楨。」李樺1935年創作的成名作《怒吼吧,中國!》,以其反抗奴役與壓迫,揭露黑暗,崇尚光明的震撼人心之藝術感染力而享譽中國新興木刻運動,被公認為「國統區」木刻界的代表人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各項建設事業百廢待興,李樺與古元、力群、汪刃峰等老一代藝術家一起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藝術教育事業中。李樺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廣博的文化內涵和全面的版畫知識,得到了同行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在中央美術學院建設之初,他與院長徐悲鴻等前輩一道為新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奠定了完整的教學體系與建院基礎。
作為一位版畫大家,李樺不僅在版畫創作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同時他也雅愛中國的傳統水墨畫,並勤於創作,多次舉辦水墨畫展。他還是貢獻突出的教育家。建國後,他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為國家培養出了一大批美術人才。
李樺作品《風景寫生集》之二。
這套色粉筆風景寫生作品,大多是李樺為文學作品所創作的封面或插圖,共計27幅。在李樺筆下,最平凡常見的山石草木,無不產生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達到優美抒情的意境,使人得到高度的藝術享受。同時由於色粉顏料的特性——可以把較淺的顏色直接覆蓋在較深的顏色上面,而不會將深顏色破壞掉,所以在畫面的每個色調範圍內,不論遠山,抑或近樹,都形成一種微妙的色彩疊壓效果。大膽的色彩運用,結合色粉筆特有的肌理效果,使這些畫作產生了奇妙的夢幻質感,充滿淡淡的裝飾畫意味,予人以不拘泥於任何時代的靜謐與溫馨。再結合插畫所從屬的文學作品,這些風景畫便不再局限於風景,而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性,更顯得意義非凡。 (文:蕭芬琪)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