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復常順利推進 谷針須更努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復常順利推進 谷針須更努力

2022-04-2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表示,香港疫情呈現穩控局面,如不反彈下月下旬可推展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亦提到一長一幼的疫苗接種率仍不理想,強調市民必須在疫苗接種上加把勁。打針護己護人,不單提高個人免疫能力,亦令香港更有條件推動復常,市民誠應積極支持谷針。

 第五波疫情襲來,大大推高市民打針意識,「搶針潮」之下單日首劑疫苗接種劑次一度高逾4.5 萬,惟自4 月以降,相關數字已大幅回落到4000 劑次左右。撇除未適合打針的年齡人口,已有93%市民接種第一針,整體接種率難再言低,但3 至11 歲和80歲以上的一長一幼組別,接種率仍僅66%和62%,反映谷針尚須兩端發力,尤其考慮到他們正是疫下最高危的年齡群。

 「疫苗猶豫」到底是窒礙打針的主要元兇,而這正正源於一長一幼因身體條件最擔心疫苗副作用。問題是,當全球疫苗接種劑次已超過110 億,澳洲已有99%以上年逾80 歲人士打了兩針,英國、新加坡亦高約95%,試問香港的「疫苗猶豫」豈非毫無必要兼不合時宜?比較各地疫苗接種率後,不難看出香港真正在哪裏落後了。就此,有關方面必須加強宣傳方成,讓客觀數據說服市民,疫苗絕對既安全又有效。

 此外,當局亦宜從政策層面加大谷針。始終,香港仍停留在「願打盡打」的層面,有鑒打針進度裹足不前,好應研究更進一步的措施。疫苗到戶接種服務昨日正式開展,為70 歲以上或行動不便的從未接種疫苗人士打針,固然有利推高接種率,迄今已有近8000 人登記預約,但對比相關未打針長者尚有24.3 萬人,顯示「疫苗猶豫」問題揮之不去,不管外展服務多麼便利亦恐收效不大。同一道理,也見諸到校打針方面,隨着全港學校逐步恢復面授課,相關服務亦可重啟,但倘家長不讓孩子接種,外展谷針同樣無可奈何。有意見指,未打針的學生不能參與非學術課,例如體育堂、音樂堂等等,建議是否值得參考?事實上,這不單有利谷針,亦有助加強對其他同學的保障。另一方面,現行疫苗通行證的適用範圍,已經涵蓋了公營醫院,換言之未打針者或不能接受公營醫療服務;相關信息,能否進一步推廣開去?同時,能否確保醫院貫徹執行,若無醫學證明不宜打針,均要求先打針再入院?

 香港疫情或已挺過最艱難時期,但有謂居安思危,愈是安全則愈要小心;之前幾次疫情成功清零,客觀上也令部分市民心理鬆懈,未能及時接種,種下第五波死亡慘重的惡果。現在我們或受惠於群體免疫,即使復活節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疫情亦暫無反彈,不過相關免疫期未必持久,現時歐洲便爆發新一輪疫情;一旦第六波疫情出現,而香港又沒抓緊時間谷針,不排除屆時又生慘劇。最穩妥的做法,乃是先清零、後放寬;若未清零,則宜在高接種率下放寬,如此方可保障到個人安全,亦可為香港復常的信心加持──其中,不論跟海外通關,抑或跟內地通關,高接種率皆是必然,還未完成接種的市民,為己為人,抓緊時間打針吧。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