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證券類官方媒體《證券日報》今日發表署名分析文章指,近期外資投資境內股票和債券波動有所加大,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並不會讓人民幣資產「褪色」。
4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明顯上升。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來看,4月19日報6.372元,隨後連續下調,4月28日報6.5628元,期間下調幅度超過1900個基點。與此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大幅走低,截至目前,均跌破6.6元關口。
文章分析認為,造成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於美聯儲連續釋放「鷹派」信號,從而導致進一步加息預期不斷加強。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雙雙上漲,尤其是美元指數更是自2020年5月19日以來首次突破100。而美元指數的強勢表現則造成非美貨幣承壓,離岸人民幣匯率也因此受到下行壓力。
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持續,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持續單邊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於,我國經濟金融保持着良好的韌性和活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以及在國際收支有望延續雙順差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分析強調,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主要源自三方面:首先,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巨大,為人民幣資產長期向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次,人民幣資產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收益的相關度較低,是國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的較好選擇,具有分散化的投資價值;再次,當前外資在中國股市債市中的佔比為3%至5%,全球資本進一步增配中國資產還有較大潛力。
基于此,有理由相信人民幣匯率有能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資產成色將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