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候選人李家超日前發表他的四大施政綱領時指出,香港是一座包容且與世界有着緊密聯繫的國際城市,但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內地作為腹地。「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要永遠記住和發揮好。」筆者認為,香港未來的發展,仍須把握好「一國兩制」的戰略優勢,要繼續從中挖潛力,發揮好香港的特殊作用和特殊優勢。李家超準確地把握住香港發展的方向,只要能掌好舵,香港未來發展就讓人更有信心。
香港該何去何從
世界正處在百年變局之中,新冠病毒引發的世紀大疫情加速了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俄烏戰爭更加令全球地緣政治衝突變得緊張和激烈,香港作為一個細小開放的國際化城市,所受到的衝擊顯著而強烈。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期,香港都將持續受到世界變局的影響。這也令香港內部產生一些思想上的憂慮,香港到底該何去何從?應該以聯通世界為重,還是應該轉向內地?
這些憂慮在抗擊第五波疫情的過程中,曾出現較強烈的表現。比如,香港的抗疫模式,到底應該學習內地的「動態清零」模式,還是應該跟從美國及西歐國家的「與病毒共存」模式?香港應該優先與內地通關,還是應該先與海外通關?
在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上,同樣也出現類似的爭論,有人擔心香港日後會逐步變成一個與內地城市沒有太大差別的城市,也有人擔心香港會逐步失去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過去數十年建立起來的基礎和國際聲譽,有可能會逐步失去。
社會上的這些爭論和憂慮,實際上都存在片面性的問題。正如李家超所說,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香港是一座包容且與世界有緊密聯繫的國際城市。香港既要聯通全球,也要更好地融入國家和內地,兩者並非對立,不是兩者只能取一的關係。
以「通關」為例,有人認為應優先與內地通關,亦有人認為應優先與海外通關。其實,不論是與內地通關,還是與海外通關,對香港都極為重要,兩者都不可或缺,互為關聯,並非對立關係。只與海外通關,未能與內地通關,沒有內地作為腹地,香港不可能吸引世界客商;只與內地通關,未能與世界相連,香港也吸引不了內地的客商,難以發揮作用。因此最根本的做法,還是應從做好自身的防疫控疫做起,只有做好防疫保障,才能繼續充當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獨特作用,香港才能夠持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香港面對新挑戰
香港未來的發展也是一樣,只有繼續發揮香港包容且與世界有緊密聯繫的優勢,一方面要加強與內地的緊密關係,融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須進一步促進與世界的聯繫,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更進一步發展香港作為國際現代服務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這才是香港未來的出路。
世界格局出現大的變化,香港可能會面對一些新的挑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反華勢力對香港的干預和打壓有可能會增加。在俄烏戰爭中,金融、貿易也變成一種地緣政治衝突的武器,香港未來也不能排除須應對金融、貿易的不穩定問題。但香港不能懼怕這些挑戰,仍須積極聯通世界,香港的優勢也沒有消失或減弱,仍有廣闊的空間,可以促進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香港的作用。
隨着國家的發展,內地已有不少大城市迅速崛起,各具特色,各有優勢,其中一些城市已經躋身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發展潛力最佳的一流城市。無可否認,在某些領域,這些城市已經超越香港。但這也不意味着香港就失去了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香港的一些優勢,是內地城市無可取代的,而且內地發展得愈好,香港的作用就愈大,優勢就愈明顯。
「一國兩制」是香港最大的優勢,未來的香港,仍須從「一國兩制」中挖潛力、找動力、融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擴大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聯繫,鞏固傳統上與美歐國家、東盟國家和地區的聯繫,更用好「一帶一路」,拓展更廣闊的世界交流合作,提升香港作為連通中國與世界的作用,同為香港開新篇。
學研社成員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