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新放寬帶來新希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新放寬帶來新希望

2022-05-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受疫情拖累,本港首季GDP表現差強人意,統計處3日公布預估收縮4%,告別此前連續四季的正增長,當局解釋是內外需求疲弱所致,事實上消費、投資、出口三頭馬車皆告下跌。適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宣布,疫下第二階段放寬措施將於5月19日如期實施,其中部分措施更於本周四提前放寬,如食肆可8人一枱。新放寬帶來新希望,由市場到市民皆可鬆一口氣;然而,大家仍須以審慎樂觀的態度面對疫情,繼續做好抗疫,切忌過於鬆懈,以免疫情反彈,希望淪變失望。

 長時間的嚴厲抗疫,不僅市民出現「抗疫疲勞」,市場同樣「抗疫疲勞」;重點是,如何在經濟社會發展與保障市民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第五波疫情不單釀成近萬市民染疫身亡,還導致首季GDP急跌,提醒我們鬆懈抗疫的惡果;尚幸,近期疫情逐漸受控,特別經過第一階段的放寬及復活節假期後,均無改每日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向下趨勢,如林鄭言這令政府放心繼續在復常之路前行。畢竟,限制措施總要退出,有鑒疫情相對穩定,部分措施提早兩周放寬應是風險可控的合適時機。

 要警惕的是,目前只是提早踏入第二階段放寬,而非完完全全解除抗疫限制,例如「外防輸入」的航班限制和檢疫措施仍然維持,另外「內防擴散」亦未放寬至第五波疫情以前、或第三階段僅執行口罩令、限聚令和「疫苗通行證」等基本防疫要求。一方面,新冠病毒威脅始終揮之不去,歐洲最近疫情便告反彈,英國最新日均死亡人數已超過1月份第一輪Omicron疫情的水平,變種病毒株BA.4和BA.5的疫情發展也尚待觀察,包括觀察5月1日起容許非本地居民從海外來港的後續狀況;另一方面,剛過去的勞動節,以及即將到來的母親節和佛誕假期,其影響若何同樣須要進一步的觀察,何況目前一長一幼的疫苗接種率仍未如理想。即使在中央援港下抗疫鏈已經做到「針等人」、「床等人」、「房等人」,但無論如何,導致市民死亡及經濟衰退的風險還是可免則免。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在日前行政長官選舉答問大會上重申,如成功當選會優先處理通關可能性,盡量移除通關障礙和創造通關條件,並指跟內地通關與世界接軌未必有必然矛盾。假若疫情持續向好,則恢復與內地通關及擴大與海外聯通,就絕對是可以憧憬的。李家超在參選之前,一直以政務司司長身份與內地磋商通關事宜,他提到可參考之前經驗,首先小範圍通關,然後再相機擴大。雖然,內地近期亦受疫情困擾,但毗鄰的深圳已重新清零,其餘廣東不少地方亦然;如果香港同樣疫情受控,先爭取與深圳或廣東部分地區通關實非毫不可能。至於疫下人才流走問題,李家超指香港有很多優勢,只要競爭力增加,加上國家作為強力後盾,由人才到市場、資金、產業鏈等都可回來。

 說到底,只要市民繼續同心抗疫,香港才有條件放寬限制以至加快放寬。還望新放寬順順利利,香港經濟社會運作能夠早日復常,繼而爭取早日恢復通關!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