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以工筆、寫意兩大畫法區分,前者崇尚寫實且細膩,後者直抒胸臆。工筆作為國畫的技法基礎,曾盛極一時,卻在元明清時代逐漸為文人寫意畫取代,而香港專注工筆的藝術家亦不多。現正舉辦的《工筆新傳——傳統藝術在香港的當代探索》展覽,匯聚9位香港藝術家的工筆畫,展出具本地特色的山水、花鳥和人物作品,呈現傳統工筆技法,同時又充滿本地味道的城市符號和文化特徵。
石家豪作品《九龍半島及再遠一些》,58 x 122 厘米,2021年。
傳統工筆畫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魏晉時期的人物畫,至唐宋發展至爐火純青,形成的時間要早於寫意畫。只是現代大眾更熟悉寫意畫,因有張大千、齊白石等名家。《工筆新傳——傳統藝術在香港的當代探索》展覽的策展人陳芳芳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感當代工筆畫被人忽視,因而舉辦今次展覽:「我專注研究傳統中國畫,在一次研究中認識同樣專注工筆畫的藝術家石家豪,在他的介紹下促成今次展覽。」
展品迥異於傳統,風格各異。
現場展示工筆畫專用畫具及顏料,並會放映參展藝術家示範傳統工筆人物及花鳥繪畫技法的短片。
細節引人深思
是次參展藝術家包括石家豪、卓家慧、張惠文、陳鈞樂、梁嘉賢、梁麗雯、蔡德怡、鄭丹珊和賴筠婷,當中有不少新銳藝術家。陳芳芳解釋,專研工筆的藝術家在香港並不多:「正因如此,參展藝術家的選擇亦不多,卻不代表他們的作品不好。相反我認為9位藝術家能夠代表香港工筆畫的發展路向,他們掌握了工筆技巧。」當中以藝術家石家豪最為人熟知,香港藝術館和M+館藏都可見其作品。於今次展覽中,觀者可欣賞石家豪標誌性的「建築系列」新作《九龍半島及再遠一些》及《交易廣場及怡和大廈》,兩畫以擬人法把建築畫成女性,並將不同的建築特色化為衣裳。另外兩幅展品《東南西北》的男版和女版,同樣意趣十足。藝術家將東南西北擬人化成4位穿着不同服飾、動作的人,以「南北」意味氣候及生活習俗的差異,用「東西」代表國族與文化的分別,並賦予上下左右不同手勢來區分四人。在構圖上人物互相靠緊,統一的墨色衣服,代表人與人之間其實非常接近,所謂差別僅是衣服款式不同。除呈現他工筆人物的技藝,更是處處細節,引人深思。
石家豪作品《東南西北(男版)》,130 x 84 厘米,2019年。
梁嘉賢作品《老虎莉莉》,80 x 59 厘米,2022年。
展現線條美
展品以新方式重新演繹傳統人物、花鳥和山水等題材,不論哪種題材都是以線條為主。陳芳芳解說:「當代水墨以墨作為主流,如呂壽琨、王無邪等名家作品,這次展覽反而是以『筆』為主。如陳鈞樂擅長工筆白描,能一筆筆地勾畫出繁密線條的題材,並不乏大幅白描作品。」陳鈞樂的展品《霧》逾一米高,畫中的蜘蛛網懸掛在樹枝間,互相纏擾,雲霧向邊緣散布,呈煙霧環繞的半透明感,筆墨線條粗細濃淡有致。以蜘蛛吐絲靜待風起時順風勢飛往遠方的畫面,展現疫情下的移民風氣,離開原生地的不確定和迷惘。
陳鈞樂作品《霧》,137 x 172 厘米,2021年。
卓家慧作品《停雲 二》,25 x 40 厘米,2022年。
記錄生活點滴
古時的工筆畫不少屬宮廷畫,主要描繪宮廷人物、事跡,更像記錄生活點滴,反映時代發展,展品注入新元素的同時,亦記錄了時下香港的事跡。藝術家蔡德怡鍾情青綠山水,並融入現代建築,構成新舊並容的風景。展品《果欄晝夜觀》將傳統青綠山水結合舊社區、老店舖,營造出可遊可居、可行可望的奇幻世界。畫作描繪了過百年歷史的油麻地果欄,畫作以俯瞰視角探視,果欄四周被奇山秀雲縈繞,畫中上下呈現日月輪轉的景致,恍如訴說著果欄的晝夜故事。若觀者仔細觀看,建築群中還有行走的街坊、店主及貓狗,又為作品增添老區的人情味。陳芳芳介紹,不少工筆藝術家說創作時須全神貫注,保持心境平和描繪線條,為作品上色:「工筆畫由不少細節堆砌形成,需要意會、思考,同時也給予觀者一片靜思的空間。」發掘這些生活細節,正是工筆畫的魅力所在。 (記者:Janice)
蔡德怡作品《果欄晝夜觀》,74 x 135 厘米,2021年。
鄭丹珊作品《唐樓咖啡室 一》一組兩幅,每幅90 x 30厘米,2021年。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5月22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中環交易廣塲中央大廳
線上展:https://bit.ly/3KkDC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