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廣東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今年的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及相關情況。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介紹,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8個國家級、288個省級、7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農業縣、主導產業和主要特色品種實現了全覆蓋,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排全國首位。
成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報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提問。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2018年部署啟動第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共投入省級財政資金75億元建設131個產業園,加上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的30個,第一輪共建設16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力推動了該省特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民增收日益明顯、產業融合持續深化、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實現了「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預期目標。
十四五時期,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在第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一縣一園一平台」的基礎上,2021-2023年再投入75億元,開展第二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產業園2.0版。2021年批准建設了74個,加上今年批准建設的53個,該省第二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有127個,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數達到288個,成為該省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省經濟受到內外部環境超預期影響,穩增長面臨困難和挑戰的關鍵時刻,我們加快了今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申報審批節奏。今天公布的產業園省財政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各地也要盡快開工建設,形成實物工程量,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黃斌民表示,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也是擴大農業農村投資的重要載體。廣東省將通過高位推動、強力投入、創新管理、多策扶持、激活投貸等有力舉措,有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黃斌民介紹,該省在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上面有三個「創新」,分別是:創新投入方式、創新管理權限、創新清單監管。據介紹,2018年以來,通過財政資金支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充分激活了社會資本和銀行信貸對農業農村的投資與支持,吸引大型企業和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產業園建設,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比例達到1∶5左右。同時,推出了產業園純信用貸、龍頭企業貸等專項優惠信貸產品13類。
力爭建設若干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預製菜產業園
據了解,今年的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按照資金類型分,包括省財政扶持建設(粵東粵西粵北和省有關單位)43個、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10個;按照建設類型分,有跨縣集群產業園4個、功能性產業園7個、特色產業園42個。主導產業涵蓋糧食(絲苗米)、生豬、油料(油茶、花生等)、水產、茶葉、水果、花卉、南藥、家禽、蔬菜等多種類型。
總的來說,這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跨縣集群產業園,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領,推進富民興村產業發展,構建「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結合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等工作,在更大地域和更大範圍集中優勢資源,創建一批跨縣集群產業園。在去年建設5個跨縣集群產業園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安排了4個跨縣集群產業園。
二是突出預製菜產業園。根據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要求,要發揮該省預製菜產業在全國的先發優勢,通過布局建設一批預製菜產業園,整合資源實現規模化發展,力爭建設若干個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製菜產業園,形成預製菜產業集聚效應。今年廣東省首次將預製菜產業園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扶持建設範疇,並有11個預製菜產業園入選。
三是突出擴容提質類產業園。遴選第一輪建設成效好的,加大支持力度,激勵先進,充分利用已經打響的品牌、做大的產業、做強的企業,進一步推動產業園擴容提質,帶動農民增收。今年有9個擴容提質類產業園入選。
深圳首次獲批4個產業園 將瞄準4個重點領域
對深圳今年開始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有哪些考慮?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莫熙玲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深圳申報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具有深厚的農業基礎的。她介紹,深圳作為常住人口超過1700萬人超大型城市,全市95%以上的食用農產品依靠外地供應。深圳是農業科技強市,全市現有「粵字號」農業品牌79個,農業龍頭企業173家,2021年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深圳還有5個國家級和省部級涉農重點實驗室,農業基因組學研究國際領先,雜交水稻、馬鈴薯等育種水平居全國前茅。
記者獲悉,深圳此次獲批建設的4個產業園均是特色園區和功能園區,分別瞄準現代生物育種、數字農業、現代生豬種業、優稀水果等4個重點領域,藉助深圳在科技、金融、人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農業創新生態鏈,深入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通過4個產業園的建設,積極探索「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共建模式,向全省和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供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同時積極打造「圳品」品牌,幫扶新疆、廣西、貴州、汕尾、河源等對口幫扶地區加快農產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反哺市外農產品基地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和協調發展格局,以先行示範的使命擔當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除了與內地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也會密切與香港各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強聯繫,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科技人才高地。」莫熙玲告訴本報記者,深圳將把4個產業園作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深入實施「鵬城英才計劃」「鵬城孔雀計劃」,大力引進培養農業科技「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粵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