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總是情】探尋深港文化之源——深圳寶安古村古墟記載時光記憶 -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萬水千山總是情】探尋深港文化之源——深圳寶安古村古墟記載時光記憶

2022-06-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記者在深圳寶安區漫遊了古村古墟,感受到了寶安文化之美。寶安作為深港文化之源,有著豐富的文體旅遊資源。它們在山海之間與夜色之中,在村落古墟與文體空間內,在歷史文物與現代產業里,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寶安,建制於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存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築。這裏有深圳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嶺南廣府民系建築群「鳳凰古村」歷經700年的風霜洗禮。這裏有繁華都市裏鬧中取靜的「清平古墟」,飄散著裊裊人間煙火氣。這裏有深圳「四大古墟」之一的「沙井古墟」,傳唱著上千年的記憶。

微信圖片_20220606123201.jpg

    寶安外海伶仃洋留下絕唱千古的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00多年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寶安外海伶仃洋留下了絕唱千古的名句。700多年後,坐落在寶安福永鳳凰山下的鳳凰古村,依然在靜靜講述著先人的事跡。在燈火璀璨的繁華都市裏鳳凰古村偏居一隅古樸而靜謐,這座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是深圳地區古建築單位最多、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嶺南廣府民系建築風格的古建築群。歷經700多年時光流逝,它依然保留著遠久的歲月痕跡。矗立在古村入口處的文氏宗祠,是文氏後代民間節日祭祀或祈福的地方,大門上「煙樓世澤 正氣家風」的牌匾,彰顯著巍然氣勢與世代傳承正氣家風。祠堂外部裝潢精美,抬頭向上看去,一片片具有嶺南特色的飛簷瓦片、房梁畫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鳳凰古村目前尚存的古建築有69座明清民居、5座私塾書室、12座公祠,古村內民居採用「梳式布局」,規整且明晰。

    緊挨著鳳凰古村的文塔公園裏,矗立著一座六層六角石基堆砌的古塔,這是寶安現存最高古塔「文昌塔」。文昌塔始建於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塔身用青磚砌造,塔高六層,臨水而立、古樸雋秀。繞過文昌塔再走過一座石橋,便到了文天祥紀念館。館內細緻陳列著文天祥的生平事跡,以及文氏家族在此開宗立業延續至今的正氣家風。仿古亭台連廊構成了一座四方天井,飛簷翹角徐徐指向天空,在天井中央,文天祥雕像莊嚴肅穆,靜靜凝視著歷史的變遷。

    南宋時期,文天祥的侄孫文應麟隨祖輩搬遷到福永大茅山腳下,到此開村立業、繁衍生息,經幾代艱辛經營,形成今日鳳凰古村的雛形。在鳳凰古村,有一個關於文應麟的傳說——《望煙樓傳說》流傳至今。後人為紀念這位關心民眾疾苦的義士,便在其曾經用來了解民情的鳳凰山頂及搭建臨時瞭望台的地方,按照原貌建了一座望煙樓。現今,《望煙樓傳說》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微信圖片_20220606123115.jpg

    永興橋是深圳僅存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橋

    明清的斑駁遺留在青石板的骨髓里,永興橋的流水不會忘記那年本地鄉紳的壯舉,清平街熙熙攘攘的腳步讓趕墟的盛況流連忘返在街頭巷尾的烙印里——這裏便是「清平古墟」。如今的它大隱隱於鬧市,清幽卻不失熱鬧於百年後再次掀開繁盛的詩篇。古墟內,永興橋、廣安當鋪、新橋糧倉等一片百年的古老建築靜靜守望光陰。永興橋是深圳僅存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橋,為清朝康熙年間所建,橋身全用花崗岩條石砌成,時光磨平了岩石的稜角,卻不改它數百年來的堅韌。

    這裏還有清代時期建成的廣安當鋪,它與南方廣府傳統的船形屋脊風格迥異,看起來更像是一座碉堡。在當時能有這麼一座高大的建築,可見墟市鼎盛時期的繁榮。古墟內兩座環形牆體、穹窿頂的建築引人矚目,這裏便是新橋糧倉。糧倉建於民國35年(1946年),由並排兩座圓形倉庫及辦公房組成,是近現代重要文跡及代表性建築,為原寶安縣四大糧食中心之一,現也成了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清末民初時期,清平墟是松崗、石岩、公明、沙井、福永等地的商品交易和集散地,彼時繁華無雙。

    儘管時移物換、滄海桑田,而清平古墟依然存留在我們的視線里,為了活化這百年歷史文化遺蹟,清平古墟影視小鎮應運而生。清平古墟影視小鎮,融合影視、藝術、休閒、文旅,成為新橋影視基地的三大功能區域之一,是人們出遊、放鬆的好去處。如今來到清平古墟遊玩不僅能通過歷史悠久的古蹟、傳統文化感受歲月痕跡也能在文藝、靜謐的氛圍中放鬆身心,享受愜意的周末時光。

微信圖片_20220606123131.jpg

    沙井古墟記載千年歷史記憶

    走在車水馬龍的沙井大街從道路旁隨意一處小巷拐進便觸手可及古墟的脈絡——沙井古墟,是深圳現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歷史風貌保護區,這裏有24處不可移動文物,有著上千年的文化底蘊。

    狹窄巷陌猶如迷宮,廣府結構的建築屋瓴斑駁了歲月參差不齊的古屋經由歲月沉澱已蘊藏了世間百味。矗立在古墟內800餘年的龍津石塔,為鎮河而生,是深圳現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築,見證了沙井古墟的前世今生,2015年,龍津石塔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順著流水緩步向前便能來到平日裏居民休閒的六角亭在這兒靜坐半晌與來往的街坊也能嘮上兩句。抬頭看去在古樹的枝丫間,觀音里牌坊默默守望。在牌坊後頭,能看見一口圍頭井,這座建於明代的圍頭井造型古樸大方,井台用六塊花崗岩石塊砌成,是沙井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井之一。

    從觀音里牌坊回頭,步入新墟街,再穿過幾個巷子,可見辛養陳氏大宗祠與沙井陳氏宗祠相依而建。宗祠皆為磚木石結構,有著硬山式屋頂,以綠琉璃瓦覆面,是典型的廣府建築。古墟內還有天后古廟、樂靜陳公祠、宗祐陳公祠,以及眾多家塾等歷史風貌建築,漫步其間,便覺古韻悠悠。

    沙井自北宋起已有可考的聚落歷史,北宋設置歸德鹽場及鹽課司署,清初鹽場廢弛改為蠔田而形成商貿興盛的墟市,之後逐漸發展為茅洲河與周邊河涌驛道的航運經濟。可以說沙井古墟擁有「源於海、起於鹽、承於蠔、興於市」的歷史文化遺產脈絡。沙井從宋代就開始插杆養蠔,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養蠔的地區之一,千百年沙井蠔民不斷探索、積累,形成了獨特的沙井蠔民生產習俗。獨特生產習俗賦予了沙井蠔色澤乳白、肥嫩爽滑的優秀品質,是實至名歸的「寶安四寶」之一,而沙井蠔民生產習俗也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微信圖片_20220606123142.jpg

    2019年,「沙井古墟新生計劃」將龍津河一段進行了微改造,在龍津河沿岸選擇了老屋、戲台等代表性場景,融合設計成了新的藝術公共空間,為這片古墟注入鮮活的生命力。古墟以每年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為契機,開展網紅藝術展覽、創意生活節打卡等活動......如今走在古墟里,除了感受歷史沉澱的滋味也能透過新式的藝術陳設感受古今融合碰撞出的能量。(記者 王娜 通訊員 梁冬梅)

[责任编辑:实习生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