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國家藝術基金系列——春天實驗劇團高志森 冀開創大灣區經典作品-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專題】國家藝術基金系列——春天實驗劇團高志森 冀開創大灣區經典作品

2022-06-12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建設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今年3月公布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名單中,共有9個香港項目入圍,高志森創辦的香港春天實驗劇團憑「創意和喜劇」課程,入圍「藝術人才培訓類」。高志森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國家對香港的分析正確,香港是前衛和傳統的交匯點,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個定位很適合香港,他認為香港必須要朝着實幹的方向前進,並跟大灣區融合,繼而創作出具有大灣區特色的作品。

  高志森表示香港如何朝「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個方向發展,是重點之最:「要如何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曾經看過許多交流會議,集齊專家開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但結果還是停留在討論層面上,研討會得出的結果,要有實際行動配合才能轉化為成果。文化交流中心並不能單靠開會交流就可達到。」

256163506_5255385217812088_2472260056935254985_n.jpg
高志森希望憑「創意和喜劇」課程,為有意入行的年輕人打開「創意」之門。

  放眼大灣區

  高志森指出,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關於交流計劃的實行。他以港人到內地交流為例,香港政府會負責將節目帶進內地,來回旅費、宣傳費用等均由政府承擔。當節目在內地表演或放映完畢,再安排獻花、雙方大合照等,之後便宣布活動結束。高志森坦言,兩地文化交流是不可能就這樣推動出成果:「香港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不能單靠『到此一遊』式的片面研討或交流就能到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應該體現在作品上,要將資源投放在製作上,作品首演、重演,穿州過省地上演,從中不斷摸索、雕琢。單純一個香港製作,做得再好,也只有700多萬觀眾,而大灣區面對的是7500萬人口,觀眾人數是香港的十倍。我認為必須將目光放在大灣區,製作出具大灣區特色的經典作品。」

Bf5r4X3Prs46gAKgjTVFWXT8en7NhX86e-jHQXvox0E.jpg
高志森執導的經典電影《富貴迫人》系列,以喜劇方式探討香港回歸、移民及地產霸權等問題。(網上圖片)

  兩地合作宜取長補短

  第二個重點,高志森認為應把焦點放在合作上。他建議可投放更多資源去鼓勵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加強文化藝術上的合作,共同製作成品。他舉例:「香港可以負責劇本創作、派出導演,設計及製作舞台。內地則負責唱作、舞台燈光音響,這方面內地水準比較高,大家應該取長補短,一起合作開拓市場。如果這個合作計劃在香港舉行,就由港人負責市場推廣。當計劃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巡演,就由當地政府負責開拓觀眾。」高志森表示應該鼓勵合作,不應該只做形式上的交流推廣,因為此舉並不能帶來深化的效果,亦不能產生持續性的發展,難以促進大灣區中西文化交流及培養人才的實質意義。他強調只有通過合作,大灣區人員才能互相認識,繼而產生火花。

  在培訓藝術人才上,香港要達至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級數,高志森指出文化藝術工作必須體現在作品上,不能單憑藝術理論就能展現出來。作品更必須夠「貼地」,並且要打動觀眾、感染觀眾。他稱:「這是很實際的行動,如果只有一堆理論,天花亂墜,曲高和寡,脫離群眾,沒有意義。只有觀眾真正被作品感染,才能凸顯文化藝術的力量。」

02.jpg
1999年高志森(右)與黃霑(左)舉行的「創意與創造力」講座,內容片段至今仍在網上廣傳。

  總結經驗傳承「創作」之路

  對於春天實驗劇團的「創意和喜劇」課程,入圍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藝術人才培訓類」項目,高志森坦言沒有特意想過為了入圍而去設計課程,他自中學畢業後進入電影圈當編劇,從事創意類工作了數十年。編劇、導演、策劃、監製等範疇亦有涉獵,入行至今總共參與製作80多部電影,當導演的也有40多部,以喜劇為主。他表示這個課程是自己在演藝創意工作上的總結,當初申請「藝術人才培訓類」的項目,是認為值得為有意投身演藝行業的年輕人打開「創意」之門。

  談到「創意」,高志森憶述1999年曾與演藝界鬼才黃霑(霑叔)在香港會展,舉行《創意與創造力》為題的講座,當時有8000名觀眾入座,講座內容至今還在網上流傳。高志森表示黃霑在創作界的江湖地位很高,與他合作舉辦講座時,有很深刻的體會:「創意很值得分享,做任何事都需要創意。在講座過程中,深受黃霑影響和感染,很想把創作過程和經驗向更多人分享。」當日從霑叔身上獲得啟發,今日高志森希望能用自身經歷感染下一代,達到「創意」傳承。

004.jpg
90年代開始高志森轉戰舞台劇,他曾把兩部大受歡眾歡迎的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左)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右)先後開拍成電影版。(網上圖片)

  高志森擅於處理喜劇,他強調主理的課程是一場實戰經驗的分享。他指出香港喜劇有獨特的套路,與製作戰爭片、文藝片及武俠片完全不同。上世紀九十年代港產喜劇百花齊放,隨着電影市道走下坡路,高志森看到現在的年輕電影工作者,對八九十年代的喜劇套路沒太多認識,像出現了斷層,他認為好的創作、好的藝術應該要有人承繼,所以想將他對喜劇的理解和不同人分享,而且學術界從來沒有關於喜劇套路的專門課程,他表示:「我也許沒有什麼理論可講,但卻有很多實戰經驗可與學員分享。課程要求學員提交兩項作品,他們必須親自編寫劇本,並且表達從這門課程所學、所聽、所體會到的東西。個人認為這個項目能夠獲國家藝術基金評審的青睞,就是因為課程的『實幹』這一點,因為坊間大多院校都是透過理論講解喜劇,而我則偏向實踐,並能與學員分享個人在業內數十年的經驗。」

06.jpg
2015年廣州美術學院曾邀請高志森到校舉行三天講座,與同學們分享「創意」與「喜劇」。

  問到香港喜劇獨特的模式要融入內地,會否因為語言有所不同而失去獨特性?高志森指出這個問題切中了課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他指與內地喜劇相比,香港喜劇更重視視覺效果,內地喜劇文化源於相聲及說書,所以較重視對白,亦會兼顧表情和身體語言。他認為香港喜劇模式很大程度來自黑白片時代的默片,在無對白及無聲的情況下,單靠視覺效果、動作場面營造引人發笑的場景。這是香港喜劇的獨特性,亦是與內地喜劇的最大區別之處,兩者追求的方向略有不同。高志森補充,普通話與廣東話縱有所不同,但看電影不是只追求對白,否則不如聽廣播劇,喜劇是以視覺效果加演員的動作及對白引發笑點,而且電影后期製作可以加上不同的配音,如配音效果得宜,同樣可以用普通話傳達廣東話的意思,語言不同並不會影響港產喜劇的獨特性。在「創意和喜劇」課程中,會讓學員了解到港產電影獨有的視覺效果套路,希望學員往後在創作電影過程中能充分將獨特的視覺效果體現在作品上。

05.jpg
高志森曾獲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邀請,出任「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學位課程」兼職講師5個月,在完成最後一課主講題目「創意與喜劇」後,與學生合照留念。

  香港要善用傳統與前衛結合的優勢

  在得到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後,高志森透露資助主要用作培訓費用和實踐費用兩大範疇。他解釋,培訓費用包括了講師費、場地服務費、旅費、設備材料費用等。實踐費用則包括用於資料採集的開支、實地考察觀摩費用、成果展示的費用。課程會安排學員前往廣州、佛山,與當地創意喜劇工作者交流,欣賞他們的作品。透過身體力行讓學員建立一種意識,他表示:「稍後會邀請上海、北京的友好影視工作者,在網上與學員進行劇本作品的點評交流。」

003.jpg
因疫情關係,去年高志森以視頻直播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文化藝術學院做講座(左),在答問環節同學踴躍發問(右)。

  問到香港的歌影視業曾經輝煌一時,但近年開始被內地拋離,香港應該怎樣融入大灣區,如何才能再度吸引觀眾的目光?高志森回應指香港的歌影視全盛時期的特點是傳統和前衛結合,中西文化交匯,香港背靠祖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香港將兩者融匯結合得很好,這是香港的優勢。高志森坦言:「隨着內地越來越開放,互聯網越見流行,市民較以往更容易接觸到西方文化,內地創意能吸收西方的元素越來越多,香港要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他認為香港演藝界的優勢漸減,不想被拋離,關鍵就在於融合創新,善用過往所吸收的中西文化精髓,結合傳統與前衛元素,再跟大灣區的合作夥伴重新組織,這就是香港演藝人、創作人邁向光明未來的一條康莊之路。(記者:雲遜、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07.jpg
今年6月高志森(後排右三)導演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文化項目粵劇《南海十三郎》在佛山粵劇院上演,上演前他與劇中演員進行綵排。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