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止血、化瘀、消腫良藥——三七-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止血、化瘀、消腫良藥——三七

2022-06-2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吳文豹)良藥三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在中藥歷史上並不算長,僅有四百餘年。早期記載三七的文獻有《本草綱目》、《彝醫雜病方》、《賢博集》等。三七是雲南、廣西的傳統名貴藥材,主要產地有雲南文山縣、廣西的靖西縣。據曹炳章《增訂偽藥條辨》記載:「三七、原產廣西西安府,在明秀鎮隸田陽,所產之三七,均貢田州,故名田三七」。三七之名可能起源於其葉左三右四,合而為七,故得名。也有說因其從栽種到採收需要三年到七年。又因主要產地於雲南,故又稱滇三七,而三七的苗類似人參,所以又叫參三七。民間早有「止血金不換」一說,以示其止血功能及價值。三七,性味:甘、微苦、溫。入肝、胃經。主要功效:祛瘀止血,活血止痛。 

   臨床常被應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等症。三七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並有活血行瘀功效,對人體各種出血均可應用,如兼有瘀滯者尤為適合,我過去在臨床中常用於胸脇內傷、血瘀、對腎臟外傷尿血,止血效果良好。在止血時可單獨應用,也可配花蕊石、血餘炭研粉吞服。對瘀滯疼痛、跌打傷痛等症,三七能活血化瘀而且尤長止痛,而且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滲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暈血痛、赤目痛腫、虎咬蛇傷諸病」。藥理報告說,三七含有三七皂甙甲和三七皂甙乙。臨床上亦用來治療心絞痛,實驗觀察,三七有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還有降低動脈壓及略減心率的作用。

   三七的滋補強壯功能也很明顯,民間有「生打熟補」之說法,就是把熟三七當作補藥來用。有些地方常用三七煮肉、三七燉蛋、燉童子雞,作為傷科病人的調理之品。如與人參同用則增強補氣作用。

   更為新奇的是,三七補血功著,這很少有人知曉。北京一位名中醫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每用於治療血虛之症,其補血作用不遜於當歸、黃芪。

WhatsApp Image 2021-04-21 at 5.21.33 PM.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