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大咖雲集 探討百年變局下中國經濟未來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亞洲年會在深舉辦-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學術大咖雲集 探討百年變局下中國經濟未來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亞洲年會在深舉辦

2022-06-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亞洲年會於2022年6月22日-24日以線上形式舉行,大會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與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 據了解,該學會是世界級經濟學大會,號稱經濟學界的「奧林匹克」,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深遠,每五年舉辦一次世界大會,地區分會每年舉辦一次會議。今年9月,學會還將為中國地區的年輕學者舉辦一次就業市場會議。


    488名學者獲邀 分享122個學術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與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學術院長熊偉表示,大會共收到690份投稿,最終有488名學者獲邀就122個學術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內容涵蓋經濟學、金融學各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

 

 

    據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Guido Tabellin介紹,這是該學會第二次在中國舉辦亞洲年會。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丹尼爾·麥克法登,三位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安德魯·施萊弗、馬克·羅森茨維格、陳曉紅,以及金融學領域頂級期刊主編等七位學術大師參會,證明了會議影響力。


    學者料Q3中國將施行積極幣策

 

    大會特別設置「亞洲經濟與金融」「中國經濟與金融市場前瞻」「人員流動與共同致富」三個專題。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張燕生,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任趙昌文,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宋敏,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健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分析與展望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經濟。專家們一致認為,為應對疫情反彈和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對能源、糧食和產業鏈的衝擊,中國政府將在第三季度實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中國經濟將在第三季度出現恢復性反彈,而挑戰將出現在第四季度。當刺激政策效果消退後,中國經濟需要結構性的改革才能穩增長,達到全年5.5%的預定目標。專家們還注意到全球貿易自由化已結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收窄已是事實,科技與投資政治化已是常態,產業鏈供應鏈去中國化、分散化、多中心化已是標配,建議中國政府採取改革再出發、經濟再全球化的應對措施,大力推進基於數字技術的數字經濟,尤其是平台經濟。

 

    世界銀行中國局原局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郝福滿(Bert Hofman),香港證監會原主席沈聯濤,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分享了亞洲經濟發展現狀與展望。專家們注意到東亞經濟的表現優於其他地區,主要原因是域內經濟體對合作與自由貿易的渴望仍然強烈。域內產業鏈供應鏈有變動不是由於替代性,而是再平衡的結果。專家們一致肯定中國經濟增長對域內經濟的拉動作用。短期內,中國經濟政策不能過早退出寬鬆政策、過度管制新型經濟體、過早推進碳中和長期目標的偏差。長期,微觀層面應投資教育與研發,讓市場優勝劣汰,營造公平的市場機會,延續勞動力從低生產率產業向高生產率產業流動的趨勢,降低服務業的准入門檻,讓資本市場配置資本,提升資本效率;宏觀層面,更加注重對中小型企業和消費者的政策支持 。中國經濟中長期保持6%的增長率是可期的。而鑑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是基於內地經濟的支撐而形成,內地經濟的穩定增長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比較優勢,也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定的重要保障。

 最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马克·罗森茨维格,斯坦福大学史带经济学讲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孟岭生,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就中国家庭、中国精英大学教育的质效以及共同富裕路径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記者 易小婧 蔡易成) 

頂圖為大會資料

[责任编辑:郭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