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放眼灣區 擁抱機遇-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放眼灣區 擁抱機遇

2022-06-25
来源:香港商報

    大灣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機遇所在,也是港青未來發展機遇所在。愈來愈多港人認同此點,昨日一項港青就業問卷調查顯示,近六成半人看好大灣區未來發展,早前一項大專生調查亦發現,七成受訪者認為內地機會較多,六成願意往內地城市就業,而首選正是灣區城市深圳。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CGTN紀錄頻道和粵港澳大灣區之聲頻率,7月1日起將整頻道整頻率透過港台落地播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發布活動上表示,香港市民將能以更多途徑了解國家最新發展,當中自然也包括了海量的灣區資訊。

    隨着對國家的認識增多,愈來愈多市民認同大灣區發展潛力,對港青來說亦已形成一股「吸力」,需求愈來愈大;然而,基於兩地差異,又或理解偏差,一些「阻力」仍窒礙港人北上抓住機遇,有關方面必須正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推出,由港府津貼大灣區企業聘用香港畢業生,每人每月涉1萬港元,為期最長18個月,2000個名額中有約700個創科職位;措施無疑提供了巨大誘因,打破內地入職薪金一般較香港為低的障礙。調查反映,近60%受訪者會因此參加計劃,惟除薪金外,表示不會參加的則擔心,離家北闖會欠缺生活支援、18個月後未能繼續在大灣區工作,兩者佔比分別有約四成,逾半更憂慮疫情持續會令回港受阻。

    短期而言,香港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無論對港青北上發展,抑或對香港整體經濟及兩地人民交往,都是疫下復常的頭等急務。候任特首李家超強調,本港有需要優先並積極研究與內地通關,即使短期內未能全面開放,亦會研究臨時措施,這包括改善居家隔離、縮短酒店檢疫日數等。如何在兩地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減少對跨境人士的不便呢?李家超說,其實有很多選擇。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通關「阻力」必然愈來愈小。

    中長期來說,既須進一步排除「阻力」,還要繼續講好灣區故事增強「吸力」。正當愈來愈多港人選擇在灣區置業、在灣區退休養老等,部分港青依舊對灣區發展興致缺缺,包括出現許多不必要的顧慮,主要原因還在於對灣區認識不足,甚至未曾踏足灣區。故在學校教育層面,宜多組織北上交流團,親身體驗祖國一手實況;社會宣傳方面,新落地香港的CGTN紀錄頻道和粵港澳大灣區之聲頻率,亦讓市民更易了解灣區最新發展;另外,有關方面亦要設法回應港青擔憂,如制訂灣區港青發展政策、設立大灣區港青實習計劃、宣傳灣區生活資訊和就業、居住支援等。登高望遠、深入其中、加強誘導,港青才可更好放眼灣區、更好擁抱機遇。

    「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支持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基礎上,去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出台及最新《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印發,既有利深化粵港澳合作,亦體現中央對灣區發展這個戰略規劃一直高度重視。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一起寫好灣區故事;灣區好,香港必然更好!(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圖:新華社)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