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食物科過去5年工作 陳肇始:相信歸入環境及生態局續改善民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回顧食物科過去5年工作 陳肇始:相信歸入環境及生態局續改善民生

2022-06-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2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篇網誌,分享食物科在過去5年所推進的工作,包括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食物安全,以及漁農業發展。

   陳肇始指,在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方面,過去五年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食環署轄下的公眾街市服務,投入資源推動多個新建公眾街市項目,並針對現有街市推動涉及20億元的街市現代化計劃。如食環署及其他部門通力合作,僅以約一年的時間完成興建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街市在2020年12月正式啟用。同屬臨時性質的東涌臨時街市建造工程亦正進行,爭取街市在今年年底落成啟用。食環署及其他部門亦正積極推展6個處於不同規劃階段的項目,局方亦推動街市現代化計劃,首個項目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目標是在明年第一季重開,採用全新管理模式運作。此外,過去五年亦關閉了6個空置率持續偏高的街市,對面海街市會用作安老服務相關用途,長沙灣熟食市場會發展為短期過渡性房屋,彩虹道街市則會用作康體設施及其他用途。

   她續指,政府在過去五年積極推行地區為本計劃以興建新公眾骨灰安置所,以確保供應充足穩定。於過去五年內完成並已編配龕位的項目包括長洲、灣仔黃泥涌道、梅窩禮智園、屯門曾咀以及和合石的項目,涉及約21萬個公眾骨灰龕位。此外,東區歌連臣角道和沙田石門兩個項目已獲撥款興建,預計分別於2022年年底及2024年完工,分別提供25000個及40000個公眾骨灰龕位。自2020年中開始,所有合資格申請食環署周年綜合龕位編配或每月龕位編配的人士(共約66000人)全部成功獲得編配龕位,市民無需輪候。另外,政府一直積極推廣綠色殯葬,提供流產胎安放服務,並落實規管私營骨灰安置所。

   陳肇始表示,食環署一直積極為轄下管理的公廁進行翻新或適切的改善工程,在過去三年展開了超過140所公廁的翻新或優化工程項目,在2022-23及2023-24年度,亦會展開合共超過110所公廁的翻新或優化工程項目,使計劃下翻新或優化的公廁數目增至超過250個。食環署公廁在「2021年香港最佳公廁」選舉中囊括了年度最佳公廁的金、銀和銅奬,最持之以恆特別大奬及最佳公共運輸公廁奬共五個奬項,相信是市民大眾及專業協會對部門上述工作的認同。食環署提升環境衛生服務致力提升街道潔淨服務的成效,如在2016年開始安裝網絡攝錄機、應用新科技以進行機械化及自動化清潔、推行多項廢物收集設施改善計劃、加強防治蟲鼠的工作、加強打擊店舖阻街問題等。在過去2年多,食衞局食物科及食環署的同事積極參與抗疫工作,不遺餘力。

   她說,在食物安全方面,政府修訂食物安全有關的法例,強化食物監測,優化處理食物事故及風險管理,加強食物安全風險評估,緊貼疫情靈活應變,迅速支援開闢進口新鮮食品的途徑,便利鮮活食品進口,完善資科系統,方便營商。在漁農業發展方面,局方為漁農業界提供協助、推動升級轉型發展深海網箱養殖,為漁農業提供財政支援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保障動物福利。此外,農業方面,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漁護署於2019年簽署《粵港農業合作框架協議》,藉此加強兩地農業交流和合作,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和信譽農場建設等。由香港企業在內地開設的信譽農場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為內地及香港市場提供優質農產品,並促進香港業界把握大灣區的機遇。

   陳肇始又指,過去5年,食物科、食環署及漁護署的同事盡心盡力,無論在提升環境衞生、加強食物安全,以至促進漁農業發展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成果,惠及市民,改善民生。食物科的工作將於下屆政府歸入環境及生態局,相信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帶領下,香港市民會持續享有清潔衞生的生活環境、食物安全得以保障,而漁農業亦繼續有長足的發展。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