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三圈」促融合 香港北都區乘風起-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雙城三圈」促融合 香港北都區乘風起

2022-06-3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港深由西至東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能跨越深圳灣、大鵬灣、深圳河而相互連接,促成了40多年來兩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成了港深「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在種種有利條件的基礎上,香港特區政府希望以20年時間基本建成北部都會區,強化香港與深圳共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雙引擎」的功能,推進港深雙城融合,把北部都會區發展為香港第二個經濟引擎和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受訪專家認為,「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促進港深在經濟、基建、民生和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緊密合作,加快港深的融合發展,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雙城融合發展 

    戰略布局提速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去年10月6日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在香港北部建設一個300平方公里、可容納250萬人生活的都會區,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與深圳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同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雙城三圈」覆蓋了深港口岸經濟帶和深圳發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區,以及香港北部都會區。候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政綱中亦提出,要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全力建設宜居、宜業、高生活素質的都會區,打造未來發展的新引擎、科技創新的新高地。

 林鄭月娥稱,北部都會區是具規模的城市空間,擁有多達7個跨境陸路口岸,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享港深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紅利,將成為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過去40多年以來,尤其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以來,深圳河兩岸的香港和深圳緊密合作,互相融合,早已形成「深中有港,港中有深」的發展格局。《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指出,「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香港訂立與深圳在經濟、基建、民生和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緊密合作的清晰方向,互補優勢,積極促進香港與深圳的融合發展,包括共同營造結合產業空間與生態空間的宜居宜業社區,滋養創新和共享文化的成長。同時,「雙城三圈」為北部都會區各個重點發展區提供了新的規劃發展方向和動力。

 運輸基建先行

 優化互聯互通

 立法會議員(工程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盧偉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藍圖,不但有助香港突破過往土地供應的瓶頸,令新界得到更大發展,真正為香港創造巨大的安居效益、就業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以北部都會區為紐帶,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積極參與及推動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如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等的建設,促進深港合作,優化相關便利兩地人才、資金等往來的「聯合政策包」,共建優質灣區,攜手開拓高增值產業和多元經濟,積極支持本地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學業和就業,以及支持初創和中小企業在大灣區發展,為深港兩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由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香港特區政府探討將東鐵線延伸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此外,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盧偉國指,《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強調運輸基建先行,增強圈內的口岸交通基建和跨境基建網絡,這有助構建「港深緊密互動圈」,優化跨境基建的互聯互通,促進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動,發揮更具規模效益的科技產業群聚效應。

 兩地相輔相成 

    創科成新動力

 香港特區政府希望將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媲美支撐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維港都會區,以打破香港百年來「南重北輕」的舊格局,最終形成包括中環金融中心在內的南部維港都會區,與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重點的北部都會區的新格局。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公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亦提及,構建有利創新科技發展的環境,為經濟增長創造新動力;提供充足及合適的空間,以形成蓬勃的創新科技生態圈。

 香港在創新科技發展上有不少優勢,包括頂尖的基礎科研力量、知識產權保護、對全球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一流的金融配套服務等。林鄭月娥曾說,要令「再工業化」植根香港,並與深圳以至大灣區的創科發展相輔相成,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經濟動力,成就《「十四五」規劃綱要》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李家超此前亦表示,乘着香港創科發展的良好勢頭,北部都會區將建設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的科創合作區,將集合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同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深圳和香港在創新科技合作上有着深厚的基礎。2017年,香港和深圳簽署合作備忘錄,在87公頃的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打造創科研究的重點合作基地,吸引香港、內地城市及海外的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目前,香港正全力推動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項目已獲撥款約325億港元,開展建設工程,預期首批設施可於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

 香港近年在創新科技方面有一定成果,但土地不足仍將影響發展。雖然正在興建的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佔地87公頃,規劃的總樓面面積已大概等於3個位於白石角的香港科學園,但與深圳河北岸面積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比較,則相形見絀。盧偉國認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到要構建「港深緊密互動圈」,重點是推動建設新田科技城,將佔地1100公頃,是匯聚創科人才工作及生活的綜合小區,共可提供作創科用途的總樓面面積相當於16.5個香港科學園。

 對接《前海方案》 

    強強聯手謀共贏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前海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8倍至120.56平方公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可藉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廈村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並在與深圳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為北部都會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盧偉國認為,香港未來的重要出路,是配合國家所需,發揮自身所長。《前海方案》宣布「擴區」加「擴容」,這並非只限於面積的擴大,而是要實現香港與深圳的「強強聯手」。他指,《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及的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更是直接與《前海方案》相關,既提出在與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又建議興建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

 今年5月18日,盧偉國在香港立法會動議了一項議員議案,促請香港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前海方案》,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該議案及相關修正案獲得一致通過,反映了社會的主流共識。盧偉國強調,要全面有效落實《前海方案》,並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作發展,所牽涉的政策範疇非常廣泛,考慮到香港與內地在體制上的差異,兩地商討各種合作的層級亦很高,將包括深圳市、廣東省和中央相關部委的領導。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前海合作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樞紐,不僅是香港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香港優勢的重要抓手,更是深港兩地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中短期,可考慮在洪水橋建設鐵路直通深圳前海地區,以及搬遷一些政府部門到洪水橋區域,推動洪水橋區域發展核心商業區提供現代專業服務,對接前海地區的發展規劃。」

 港青港企發展

 空間更廣闊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海在地港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6%,實際使用港資佔前海實際使用外資的93.8%;今年第一季度,前海實際使用外資13.68億美元,同比增長108.4%。此外,在前海,稅務師、建築師、導遊等16類港澳專業人士僅需備案即可執業。目前,已有41家香港專業機構、356位專業人士在前海完成備案。

 在前海創業並紮根的香港人、前海愛達科技創始人楊偉嘉對本報記者說,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建設成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可推動香港與前海在專業服務業、金融、現代物流業和科技服務的經濟合作,將能為港企、港青帶來更多的機遇。「目前,深港西部只有深圳灣大橋作為連接跨境通道。新建港深西部鐵路的話,未來將為港青、港企提供極大的便捷。」楊偉嘉說。

 梁海明相信,只要香港把握好深港合作新機遇,開創合作新天地,以新前海作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切入點,把握日益龐大和對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的中國內地市場,善用國家發展的東風,將可以加速走入國家內循環發展的快車道,以此促進香港的繁榮發展,並為港人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平台,創造一個更加美好、錦繡、光明的未來。(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