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行行重行行》指路途遙遠,行走一程又一程,如同人生路,沒有盡頭,只有分岔路。香港藝術館現正舉辦的展覽「行行重行行」展出廣為人知的藝術家鮮為人知的作品,以藝術之路為主題,呈現著名作品以外的故事,包括藝術家的人生故事、館方研究的重要發現,或從技法的突破看中國文物史上某個里程碑,以及收藏家的獨特視野與藝術傳承的關係,潤物細無聲地體悟人生的各種選擇。
展廳入口有不規則的線條交錯,現代、型格。
「行行重行行」展覽延續藝術館創新的特色,展廳入口處已讓人眼前一亮。有不同線條交錯,展廳道路迂迴,隨着參觀慢慢深入,道路慢慢變寬,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樣巧妙的設計由本地設計師、是次展覽的首席藝術家蔡劍虹構思,他對記者表示,想以此呈現人生複雜的階段:「展覽講述藝術之路、創作之路,呈現藝術家的人生故事。展廳是故事的背景,搭配本地新派室樂組合海島小輪的音樂,讓參觀者更『入戲』。」
展品訴說藝術家人生故事
展覽與藝術館60周年的主題「焦點以外.更多故事」相呼應,展品亦是關乎藝術家的人生轉捩點、較少人認識的藝術品,展示了吳冠中、周綠雲、韓志勳等著名藝術家之作。如本地舉足輕重的陳福善,透過兩幅陳氏不同階段的畫作,介紹他如何面對藝術生涯的低潮。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羅欣欣向記者講解:「有『水彩王』美譽的陳福善,在1962年其作品未能入選大會堂美術博物館(香港藝術館的前身)舉辦的展覽『今日的香港』,更被批評『過時』,對陳福善造成極大的打擊。但他另闢蹊徑,在上世紀60年代,西方現代藝術思潮流入香港的時期,將近60歲的陳福善仍不斷鑽研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自此造就獨樹一幟的風格。」
展品《自畫像》是陳福善1948年的作品,是一幅具傳統寫實風格的自畫像,另一幅《眾生相》是1969年的作品,創作時陳福善先隨意塗抹潑散顏料於畫紙上,再隨心所欲創作各種怪誕人物,以超現實方式展現眾生百態,也反映藝術家迎難而上的態度。
陳福善作品《自畫像》,1948年。
陳福善作品《眾生相》,1969年。
韓志勳作品《追風》,1961年。
韓志勳作品《追風》,1998年。
提供引人深思的空間
由於蔡劍虹想藉展覽探討「藝術即修行」的概念,展覽亦展出較年輕的藝術家作品,包括歐陽韋漢、陳志強、梁子峰、林宏澤、羅豆、何佩珊及梅詩華,透過不同媒介的作品呈現他們的一些經歷與轉變。如梁子峰的混合媒介裝置《1982》,以「四十不惑」為主題,藝術家訪問多位與他一樣同是1982年出生的朋友,透過影像呈現40歲的他們對角色身份和人生抉擇的回應,有些人或已定下未來的人生目標,或安於當下的生活,或正經歷人生的轉捩點,場內還有互動裝置邀請觀者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羅豆的錄像裝置《凝視邊界》,探討了看和被看的關係。藝術家錄下110雙來自不同人士的眼睛並投影於屏幕上,屏幕圍繞成螺旋狀,觀者置身其中能體驗看和被看兩種感覺,讓人聯想到現今社交媒體發達的社會,現實虛擬化和虛擬現實化的關係。
梁子峰作品《1982》,2022年。
羅豆及其作品《凝視邊界》,2022年。
鮮為人知的藝術故事
展覽精選了藝術館四大館藏品,除現代及香港藝術外,還有中國文物、中國書畫、外銷藝術,這些展品背後同樣隱藏不少故事。「刻銘井欄提樑扁壺」的壺底有紫砂陶藝家顧景舟與紫砂壺設計家韓美林兩人署名刻劃,但在1979年之前製作的紫砂茶壺不但造工粗糙,而且每個都只印上「中國宜興」字樣,與明清時代陶工各自在作品上署名的做法截然不同。羅桂祥看見就以收藏家的身份建議工藝廠挑選20位優秀陶藝師,並訂購刻有陶藝師署名的茗壺,由於關係到自己的聲譽,每一位工藝師都竭盡所能創作,此舉也讓宜興紫砂重新蓬勃發展,對紫砂茶壺的發展影響深遠。觀者走進這條藝術之路,欣賞展品之餘,不妨了解每件展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記者:Janice 攝影(部分圖片):崔俊良)
顧景舟及韓美林作品「刻銘井欄提樑扁壺」,1987年。
展覽展示了香港藝術館的四大館藏。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3月29日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地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地下及1樓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