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謝展寰:新屆政府致力提升市容衛生 為市民締造健康宜人環境-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有片 | 謝展寰:新屆政府致力提升市容衛生 為市民締造健康宜人環境

2022-07-22
来源:香港商報

 視頻製作:羅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21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未來局方工作重點主要有三方面,分別是解決環境衛生市容問題,尤其是清潔街道、美化城市;推動環保碳中和城市、資源循環、綠色運輸,透過積極保育策略,強化香港的生物多樣性;保障香港食物安全和穩定供應,促進本地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新屆特區政府新成立環境及生態局,除了整合過往由食物及衛生局負責的環境衛生、食物安全、漁農等職能範圍外,更賦予了新使命,包括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推動氣候行動和生物多樣性及相關工作;新的一局之長則由原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升任。昨日,這位新局長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到「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令他有深刻共鳴,新一屆政府成立環境及生態局背後的原因亦與這兩句話高度一致。

 開展全港「清潔大行動」

 「香港是高度發展城市,經濟、科技都堪稱世界一流,但市民生活環境卻存在好大改善空間。」謝展寰表示,「環境及生態局成立,我們的抱負就是要為香港締造一個健康宜人的生活生態環境,鼓勵市民重視環保,為自己和下一代着想,貫徹可持續發展。因為居住環境直接影響到市民的生活與健康,局方在這方面責任重大!」

 謝展寰強調,今屆政府十分重視提升香港整體環境衛生和市容。特區政府已宣布成立「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多個政策局及部門,致力於提升香港整體環境衛生和市容,高層次地統籌不同部門處理衛生工作,杜絕部門之間互相推搪的情況。「環境局和食環署會負責主力推動此項目的工作。」他說,第一階段已統籌開展為期3個月的清潔大行動,結合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力量,清理全港各區衛生黑點。

 探討滅鼠新方法

 在本港整體市容問題上,街道清潔、後巷垃圾堆積、鼠患等問題,過去一直未能解決。謝展寰指,原因就在於這問題涉及多個部門,需要跨部門統籌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所以才要成立「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其中防治蟲鼠便是一個重點項目,上任後不久他已即時到過食環署蟲鼠組了解相關工作。

 謝展寰說:「蟲鼠組有員工700人,外判人員2000人,工作大部分集中在滅鼠;惟很難以放了多少個老鼠籠、多少包老鼠藥、捉到多少隻老鼠來衡量工作表現。我們未來將多次到全港鼠患嚴重的地區了解前線工作,看看如何在監督上改善、探討滅鼠新方法,要求管理層研究,找出更有效、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新方法。」

 停止餵飼才能保育野豬

 早前由於野豬肆虐社區,對市民人身安全構成影響,政府建議修例禁止在全港所有地方餵飼野生動物,並提高刑罰至10萬元及監禁1年,並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不過屬馴化的鴿子和流浪貓狗卻不受條例規管。謝展寰表示,自從漁護署對市區出沒的野豬捕捉並人道處理以來,餵飼野豬的情況已有明顯改善,奈何有少數市民即使被票控多次仍繼續餵飼,所以當局必須加重罰則。他亦強調,只會處理社區野豬,「當野豬在市區無人餵飼便會回到郊野覓食,這才是更好地保育野豬。」

 至於有地區人士反映鴿子和流浪貓狗問題一樣擾民,謝展寰深明鴿子影響市容,亦有堅決意志去解決問題,目前正與律政司商議如何在法例修訂上進行處理。不過,流浪貓狗本身有很多義工組織從事餵飼,須顧及不同持份者意見,「目前無打算在這方面立法。」

 提速增效落實規劃藍圖

 特區政府亦為未來規劃、制訂了多個藍圖,如《香港2030+》《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等。謝展寰稱,如何令藍圖和規劃能按原計劃及時落實,包括應對氣候變化、減排、減廢、廢物回收、「走塑」等,局方未來將研究方法提速、增效。他指,過去政府很多議案去到立法會都會受到反對派阻撓,如今慶幸隨着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議會內大家都是愛國者,行政立法關係大為改善,相信未來政府的立法工作會更順暢。

 另外,本港食品幾乎全部依靠境外輸入,疫情曾一度令供港食品運輸鏈出現緊張。謝展寰指,香港有需要發展現代化漁農業,令香港有更安全、可靠、穩定的食品供應,「締造香港品牌的本地農產品,可以令本港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視頻製作:羅璇

 聯手深圳打造大型生態走廊

 昨日,謝展寰局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來本港會繼續加強與廣東省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改善區內臭氧污染問題;亦會與深圳深化兩地在鄰接地區生態保育及生態走廊的建設,以構建兼容的毗鄰生態系統,包括將鄰近沙頭角邊境的紅花嶺打造成新的郊野公園。

 加強灣區合作改善臭氧污染問題

 早在2019年,當時的環境局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成立了「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工作範疇包括改善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保護水環境、林業護理、海洋資源護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的緊密合作。現時,這個小組由謝展寰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領導。

 上述小組成立以來,雙方官員舉行了多次會議,並在去年通過了開展為期3年(2021至2024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以加強管理區域臭氧問題。

 謝展寰表示,雙方正繼續就有關工作交換意見,包括研究減少都市生活中,包括汽車、香水、油漆使用時所產生的氮化物,以了解臭氧形成的成因及協助改善區域臭氧污染。

 粵港雙方會按計劃繼續共同進行相關減排目標研究,以制訂區域空氣污染物的減排方案和目標;加強空氣質量預報工作交流,以提升對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預報的能力;探討共同構建大灣區空氣污染物激光雷達監測網絡;以及共同推進粵港兩地綠色空港建設與污染防控策略研究。

 紅花嶺將建成新郊野公園

 謝展寰還說,粵港雙方會繼續加強兩地就林業、自然保護區、濕地的保育及管理方面的交流培訓,並深化兩地在鄰接地區生態保育及生態走廊的建設,以構建兼容的毗鄰生態系統。

 他透露,深圳在接壤香港的地區就有森林保護區,而位於新界北邊陲、鄰近沙頭角邊境的紅花嶺,本港方面有意將其打造成新的郊野公園,最終在兩地形成大型的生態保育基地及生態走廊,壯大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微信图片_20220722080202.jpg

 將米埔生態保育區建成城市綠洲

 2021年政府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部分提出,以米埔自然保護區為中心,透過收回約700公頃私人濕地和魚塘地,加上政府土地,分別在南生圍、大生圍及甩洲一帶(佔地400公頃),米埔至新田/三寶樹一帶(佔地520公頃),以及蠔殼圍一帶(佔地300公頃)發展3個大型濕地公園;連同米埔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整個生態保育區佔地料逾2000公頃。

 對此,謝展寰局長說:「在生態環境保育方面,以往都是制定保育區、禁止該區發展,我認為這並非最佳保育方式,反為會令魚塘乾涸、田地荒廢、野草叢生,土地生態最後會被破壞到如變成貨櫃場、廢鐵場。」

 「這是雙輸!保育與發展並非輸與贏的零和博弈,保育贏土地便無得發展,發展贏生態便得不到保育。」謝展寰認為,重點應放在物種保育而非土地本身,集中一塊土地透過更有效益的管理及利用,收復其中大量已經荒廢和退化的生態環境集中做保育,令這片土地上的生物、物種生長得更好、更加多樣性,其餘的土地亦會得到發展。

 謝展寰稱,上述一大片生態保育區,第一層核心圈會對進入人士設限制,第二層會做本地漁業發展研究,第三層會做商業性漁業,第四層會做生態旅遊甚至大型度假式酒店。保育區邊沿位置則可用作發展,在這一大塊土地上,前有繁華的深圳,後有未來的都會區,儼如城市綠洲,將會擁有非常珍稀的景色。

 謝展寰透露,目前漁護署正研究制定保育區範圍,再會修復一些已受破壞的濕地並研究如何管理,增加康樂和生態的部分,原本預計研究將於2024年初完成,惟他已決定把計劃提速,爭取於明年初完成。

 新界東北堆填區 料2030年停用

 現時本港每日須處理約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及4000公噸建築廢物,分別由3個堆填區(即位於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位於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和位於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處理。謝展寰局長表示,特區政府的目標是透過多項減廢及回收措施,配合轉廢為能設施,滿足香港長遠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需要,從而達到在2035年前後「零廢堆填」的目標。

 石鼓洲焚化爐2025年投用

 謝展寰稱,政府正在石鼓洲外海一個由填海而成、面積約16公頃的人工島上,興建第一座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的焚化爐;相關填海工程、海堤及防波堤的建造工程已大致完成。預計石鼓洲垃圾焚化爐將會在2025年投入服務。

 謝展寰又指,政府早前就公布以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作為第二座垃圾焚化爐的選址,並發展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的第二期垃圾焚化爐設施。他估計曾咀垃圾焚化爐會不遲於2030年代初即投入服務,將進一步減少以堆填方式處理都市固體廢物。

 「零廢堆填」力爭2035年達標

 他表示,隨着石鼓洲垃圾焚化爐在2025年投入運作,配合堆填區運作及交通配套安排,屆時需要新界兩個堆填區處理的都市固體廢物預計每日可減少3000公噸;而曾咀垃圾焚化爐投入運作後,新界東北堆填區將會完全停止接收都市固體廢物。

 謝展寰總結稱,「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多項減廢及回收措施,配合轉廢為能設施,可滿足香港長遠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需要,從而達到在大約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由於廢物產生量會隨經濟貿易及人口增長而增加,現時估計除了石鼓洲及曾咀的垃圾焚化爐外,很可能需要第三座爐子才可達致「零廢堆填」目標,局方正物色相關選址。他稱,政府會探討利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部分設施,確保以最有效率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盡快及時建設這些轉廢為能的設施。(記者 馮煒強 李銘欣)

 頂圖圖說: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是高度發展城市,惟市民生活環境存在好大改善空間。 記者 蔡啟文攝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