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心聲】美對華封鎖晶片得不償失-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界心聲】美對華封鎖晶片得不償失

2022-08-0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日前,根據韓聯社報道,美國邀請韓國加入由其主導、由美日韓台四方組成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以求應對在半導體行業中來自中國的競爭和潛在供應鏈中斷問題。另一邊廂,美國參議院上周三批准了一項280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促進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同樣「劍指」中國。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的電動車、手機及各式電子消費品都在爭奪晶片,導致各種製程的晶片都出現了供應短缺的現象,甚至有經濟學家將晶片比喻為「新石油」,成為重要的國際地緣政治戰略資源及籌碼。雖然隨着各大廠商爭相提高產量,持續兩年多的晶片短缺情況,有望於今年下半年得到緩解,但由於俄烏戰爭引發了全球範圍的能源危機,西方先進國家紛紛加速新能源轉型,新能源汽車將會在技術進步及政策推動之下成為最有指標性的行業,晶片的短缺相信仍然會持續。

   政治主導供應鏈

 釀成晶片荒

 其實,目前晶片荒的原因除了進入疫情時代之後,居家辦公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導致電子產品需求驟升之外,更關鍵的因素是政治操作對全球供應鏈正常運作的破壞。

 一直以來,需要晶片的廠商已經習慣向合作已久的晶片廠進行採購,全球供應鏈根據自由市場原則而發展,形成成熟、理想的供需體系。然而2018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其科技制裁及精準脫鈎的政策被延續至今。本次美方希望組成的「CHIP 4」,就體現了這種「圍堵制華」的理念,期望通過聯通政治上的盟友,共同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及技術封鎖。

 筆者認為,將政治凌駕於經濟發展的正常規律之上,是不理智的做法。一方面,通過圍堵制華,美國當然可以保持目前的政治及經濟優勢,保護其既得利益,但是對於其盟友來講,卻未必能享受到相同的紅利。以韓國為例,去年該國690億美元的記憶晶片出口中,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為48%,若加入「CHIP 4」將重挫其晶片出口。

 美「科技脫鈎」

 反促華突破

 另一方面,圍堵制華極有可能反逼中國實現技術突破。由於西方國家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的製造設備,迫使內地晶片廠聚焦較低階的成熟製程。隨着先進製程晶片需求的下降,28納米或以上的晶片成為最搶手的產品,根據諮詢機構的數據,從2020年到2030年,28納米晶片需求量將會增加兩倍多至281億美元,而到2025年,成熟製程晶片將有40%產能來自中國內地。

 強力的需求讓國家及業界無後顧之憂地投產,亦提高了技術突破的機率。隨着半導體技術進展越來越受到摩爾定律的制約,先進製程晶片廠商的優勢被逐步縮小,後發廠商有機會實現追趕。而近日有消息指出中芯國際在缺少EUV(極紫外光)光刻機的條件下,已推進7納米製程晶片,就是中國突破制約的一個實例。(新華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