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近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最新款蘋果筆記本電腦,免稅後還能加800元消費券,几乎相當於打了個九折。不少消費者上前問詢,卻發現來遲一步,早已斷貨。
這是中新社記者最近在海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免稅店看到的場景。事實上不只在海口,隨着眼下中國各地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一度被疫情壓抑的消費熱情正水漲船高。
「消費券定位於短期需求刺激工具,具有拉動消費見效快、乘數效應顯著等特點,逆周期屬性十分突出。」京東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對其作用狻為看好。
從中國各地實踐來看,「發券」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正在顯現。
以廣東為例,截至7月初,全省已發放政府消費券12.08億元,財政支出8.5億元,拉動消費69億元。福建省通過支付寶發放數字消費券,並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精準投放,上半年全省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83億元,带動全省消費27.9億元,槓桿比達15.2倍。
正值暑期消費熱季,近日又有多地「開搶」新一輪消費券。
第二屆消博會熱度還未消退,海口市于8月4日至9日將發放新一輪共14.17萬張消費券。本輪消費券分為免稅場景消費券和零售、餐飲、住宿場景消費券兩種類型,總計發放額度達1000萬元。
在人均消費支出長期領跑中國的上海,當地官方發文表示,支持企業以多種方式發放消費優惠券,實施國家和本市擴大汽車消費政策,特別是市政府將安排專項資金發放電子消費券,同時對綠色家電等消費予以適當補貼。
此外,北京、天津、湖北等地近期也紛紛大手筆「發券」,涉及購物、餐飲、旅遊等各類消費場景,堪稱吃喝玩樂,樣樣齊全。
各地對消費券均寄予厚望,但也有專家提醒,從經濟恢復、消費熱情、家庭消費熱點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看,消費券規模應保持適度,其發放領域應有明確針對性,發放規模要視效果循序漸進。
對此,沈建光建議,消費券的消費產品設計可以與本地企業產品生產、農村特色——產品銷售相結合,在提振居民消費同時增加企業訂單、推動農產品上行。
此外,地方政府與平台企業合作打造「企業網購節」,與發放消費券等相結合,可促進生產和消費高效鏈接,打破「企業困難—就業惡化—收入放緩—消費低迷」的惡性循環。
整體而言,在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的背景下,隨着發放消費券等政策發力顯效,今年來一度受到嚴重衝擊的中國消費市場正加快恢復。6月份以來,中國多數商品零售增速回升,餐飲消費持續恢復,部分地區市場銷售明顯改善,實體店 經營向好。
談及下半年消費修復前景,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黃文楷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多重積極因素將推動消費市場蓬勃發展,復商復市、發行消費券等舉措都將促使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但他提醒,讓消費恢復動力更充足持久,還需進一步提振中國民眾消費信心。
「促消費的關鍵還是穩就業穩預期。」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亦指出,要保持穩增長、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的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尤其要加大對受疫情和政策衝擊較大的服務業的帮扶或糾偏力度,加強流動性支持和改善償付能力的措施「雙管齊下」。(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