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西九)表演藝術季近日開幕,其中香港賽馬會贊助的「藝創明天」計劃以藝術科技為主題,帶來逾百場戲曲、戲劇、音樂及舞蹈表演。粵劇節目《開心穿粵》將於8月13日至28日假戲曲中心茶館劇場演出,不但採用穿越時空的科幻題材,更以3D打印技術製作出智能機械人「羅家英」,與茶館新星劇團團員同台演出。機械人史無前例登上粵劇舞台,這般新奇的想法從何而來?粵劇和科技又如何融合?記者專訪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一一解答問題。
鍾珍珍是《開心穿粵》的監製及導演。
《開心穿粵》講述年輕音樂家在外地留學多年後回港,疫情下在祖屋的閣樓隔離期間,發現曾祖父(機械人「羅家英」飾)遺下與粵劇相關的寶物,古董上的先靈帶他回到過去,與觀眾一起欣賞多首折子戲、牌子曲及音樂演奏,探索繽紛的粵劇世界。節目由鍾珍珍和粵劇老倌羅家英共同導演,兩人交情深厚,鍾珍珍形容,羅家英不只是茶館劇場的藝術策劃,還是劇團的精神領袖。她笑言:「我們希望能常常和他同台演出,但現實不允許,所以按照他的模樣造了一個機械人,機械人『羅家英』便能常駐劇場。這次太爺的角色很符合他的形象,因此太爺羅家英機械人便誕生了。」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機械人懂得粵劇「四功」中的「做」和「念」兩功,並延續羅家英的喜劇形象,在劇中說笑和捉弄主角。
《開心穿粵》的觀眾離場時可獲贈「不要對我尖叫,日常茶間」或「樂茶軒」飲品一杯。
戲曲中心是西九首個落成的表演場地,旨在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可容納200人的茶館劇場裝潢典雅,座椅為當代中式家具,疫情前觀眾可以邊品茶邊賞戲。劇場主要上演小劇場粵劇,演繹改編自傳統和原創的作品,由2019年開幕至今已舉辦400多場表演,現時每周有四至六場演出。鍾珍珍指劇場除了是充滿文化氣息的時尚好去處外,也是讓年輕粵劇演員及樂師累積經驗的平台。「以前老前輩從小便登上粵劇舞台,潛移默化下掌握台前幕後的運作。但隨着粵劇業界的式微,昔日孕育粵劇演員和樂師的土壤已不復再。」她想藉茶館劇場給予年輕粵劇表演者更多演出機會,汲取經驗,推動粵劇發展並承傳本地獨有的文化國粹。小劇場粵劇也供本地年輕編劇更多發揮空間,發表他們新的創作。
鍾珍珍希望以創新的粵劇形式拓展受眾群。「大眾少接觸粵劇的原因,無非是覺得粵劇曲高和寡、『老土』,又或者不會粵語,怕聽不懂粵劇。」針對這些顧慮,茶館劇場的劇目演出特意設置主持人進行解說,並備中英文字幕,讓初次接觸戲曲和聽不懂粵語的觀眾也能欣賞。過去為期三年半的陳廷驊基金會教育專場邀請本地中學生觀賞粵劇表演,讓年輕人有機會認識粵劇。「香港學校課程很少涵蓋中國傳統藝術,學生往往是透過課外活動接觸,傳統表演藝術並不熱門,選擇學習中國戲曲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但他們未必是不喜歡粵劇,只是缺乏接觸的機會,因此對它感到陌生。」鍾珍珍認為,業界不但應增加讓年輕人接觸粵劇的途徑,還要想辦法激發年輕人興趣。其中一個方法便是融合科技和藝術。她指,像香港一樣發達的城市,科技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為人熟悉,但同時瞬息萬變,充滿新意。將科技融入粵劇表演中,除了吸引眼球,還能改變大眾認為粵劇「老土」的看法,發現粵劇也可以很「潮」,培養年輕觀眾之餘或許還能培育未來表演者。
茶館劇場的「粵‧樂‧茶韻」逢星期五至日演出,附導賞解說,適合初次觀賞粵劇的觀眾,節目包括演唱、折子戲及音樂演奏。
科技除了能用來推廣粵劇外,還能昇華表演。鍾珍珍表示,劇團一直以來都有將科技注入粵劇表演中。「傳統粵劇很少考慮燈光效果,打燈主要以照明為目的。」舞台燈光設計碩士出身的她便學以致用,融LED燈、LED屏幕於粵劇表演中,增進舞台氣氛。「今次配合『藝創明天』,得到了贊助,有更多資源發揮創意,能夠實現機械人演粵劇的想法。我們並非隨便安置一個機械人於表演中,而是盡量讓機械人與粵劇表演一體化,並切合劇情,為表演增加吸引力,且為觀眾帶來新穎而有趣的粵劇體驗。」她指無論反響如何,希望藉此表演開創先河,分享經驗予業界,並將創新的思維種在年輕一輩身上。她亦冀望業界勇於創新,不畏跳出框框推廣藝術:「當觀眾對表演有渴望,有要求,便會促使業界進步,形成良性循環,繼而推動本地表演藝術向前發展。」
劇場靈活運用LED燈光營造舞台氣氛。
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中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鼓勵本地藝術的普及和推廣。鍾珍珍指戲曲中心向來積極於國內外進行藝術交流。戲曲中心製作的首兩部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和《文廣探谷》皆於內地首演,反應熱烈。其中《霸王別姬》(新編)自2016年創作至今已於國內外巡演41場,包括北京、上海、台灣、新加坡等地,屢獲殊榮,未來將於東京、首爾等城市演出。中心亦於2017年首辦的「小劇場戲曲展演」邀請多個內地著名劇團來港演出,節目包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的《朱文》(孤本)、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委約劇目,京崑合演的《春水渡》(新編)及上海淮劇團《孔乙己》(新編)。鍾珍珍表示,交流項目有助本地觀眾認識內地表演藝術,不同地域、戲曲的演出與創作者也能相互學習,交流心得,前往內地交流的劇團成員更親身體驗到國家的蓬勃發展。她預期疫情穩定後,中心能恢復交流活動,並希望劇團日後有機會於大灣區表演及與當地劇團合作。(記者:Ruth,圖片由西九文化管理局提供)
《霸王別姬》(新編)同樣結合當代舞台設計,現為北京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保留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