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山村計劃」影響巨 村民促再加斟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社山村計劃」影響巨 村民促再加斟酌

2022-08-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位於大埔林村鄉的社山村,村前逾200萬平方呎土地去年已被發展商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下稱:計劃)申請,料建1.2萬伙公私營單位,可供三萬多人居住。計劃擬建道路連接林錦公路,村民對此大表反對,指道路出入口接近林錦公路交匯處,這是來往林村鄉的出入口(較寮下),平時若有交通意外已擠塞,憂慮人口大增後會造成嚴重擠塞,期計劃另覓道路出入口以疏導交通。

IMG_7675(1).jpg

村屋後為風水林,村前大片土地未來將建高樓。

 憂塞車情況無日無之

 發展局去年8月公布社山村計劃的申請內容顯示,發展商為恒基兆業及會德豐地產,逾200萬平方呎土地料可提供8484伙公營房屋,以及3636伙私樓單位。目前計劃仍在審核中。社山村村代表陳新貴及林村鄉公所首副主席張振邦早前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去年得悉計劃後,大埔鄉事委員會、林村鄉公所、社山村代表以及關注事件的立法會議員,已約見時任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及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達對計劃的反對意見,並遞交村民的反對簽名。

 村民關注計劃帶來環境、水源及交通影響,其中交通問題最為嚴峻。張振邦表示,據發展商藍圖,他們擬建一條出入通道連接林錦公路,出口在坑下甫對面。他指出,這位置十分接近較寮下迴旋處,即林錦公路交匯處,四方八面(康樂園、新界環迴公路、大埔公路等)來去車輛都經迴旋處出入林錦公路,現在當有少少交通意外,林錦公路迴旋處一帶都會出現擠塞,若未來增多幾萬人,車輛大增下,恐塞車情況無日無之。他指擬建道路不應連接林錦公路,計劃應另找地方做獨立出入口,他建議可在社山河附近山邊而過,往梅樹坑、三渡坑那邊走較理想。

IMG_7608(1).jpg

發展商已豎立警告牌,防止有人侵佔土地。

 按擬議發展計劃,公營房屋有18幢,樓高39層,私營房屋有10幢,樓高38層。陳新貴說,這些高樓就在村前,令原來村落景觀大受影響,不能看到遠方山巒大刀屻。他亦擔憂人口增加會污染社山河。社山河為林村河支流,林村河會經地下水管輸往船灣淡水湖。陳新貴又指發展計劃中會興建學校,但地點就在殯葬區附近,擔心會騷擾到先人入土為安,他希望這類設施地點再加斟酌,最好遠離殯葬區。

 期望可做到城鄉共享

 翻查資料,發展商就有關社山村的土地曾於2013年及2019年向城規會提出改劃申請,擬建低密度發展住宅,最後均自行撤回申請。陳新貴說,這片土地之前是農地,後來被廣東粵海公司收購,後來該公司破產,土地成為銀主盤,最終輾轉落入現時的發展商手中。他說,當年賣出的土地中,有些是祖堂地,有些則是私人地,坦言當年村民確有受益,只是未料到有如今局面。

 他們表示,面對發展感無可奈何,但認為即使要發展,應一起進行,做到城鄉共享,如在設施上照顧到鄉村,加快批核小型屋宇興建進度等。

IMG-20220803-WA0004(1).jpg

去年9月大埔鄉委會、林村鄉公所、社山村代表以及關注事件的立法會議員,向運輸署署長羅淑佩遞交反對計劃的請願信。林村鄉公所提供圖片

 寧靜村落或難復見

 社山村未來料將出現極大變化,原本寧靜的村落或許不再。社山村為陳氏單姓客家村,村長陳新貴說,社山村由陳氏七世祖維榮公立村,歷史已逾300年。陳氏祖先來自福建寧化,後入廣東長樂縣(即五華縣),六世祖陳普教在五華生八子,其中五子陳維榮來到大帽山林村鄉社山立村,另八子維相即維榮兄弟往掃管笏立村。由維榮公計起,子孫已繁衍至第15代,陳新貴是第12代。目前社山村有500多名原居民,包括200多名海外村民。

IMG_7643(1).jpg

社山河的石屎橋及通往鍾屋村的小路,主要靠早年賣樟木所得而建造。

 農地自產不敵輸港內地菜

 與新界大部分村落一樣,社山村村民早年以務農、養豬為生,在水源之地(社山河)種禾,而少水源之地種番薯、花生、芋頭、大薯等。後來一些村民往外國(英國、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加拿大等)謀生,村內人手不足,於是將農地租給外人耕種,這些外人主要是來自東莞。六十年代開始,東莞幫在社山村種菜、種花,但到八十年代尾,香港菜不敵輸港內地菜,種菜愈見艱難,最終大批農田賣給外間公司。養豬業亦在八十年代末結束。

IMG_7630(1).jpg

「社山神木」大樟樹的木棧道已拆除,遊人只可在鐵絲網外觀賞。

 社山村名字由來,有說因位於社山麓北面,故而得名。村落除擁大片平坦農地,村後有大片風水林,林內有一棵全港最大的樟樹,譽稱為社山神木。這片圍住鄉村的風水林面積約5.7公頃,內有多種原生樹木與珍貴物種,早於1975年已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風水林於六十多年前曾對村落作出巨大貢獻,原來早年村子窮,但要建行人路及河橋,方便村民走動,因此將風水林內十多棵一米多直徑的樟樹砍下來賣掉,當時由樟樹木製成的樟木櫳有價有市。

IMG_7664(1).jpg

祠堂門前對聯顯示陳氏支脈由來。

 社山神木被燒兩次無損其勢

 目前,林內還有十多棵樟樹,包括社山神木。古樹木名冊資料顯示,社山大樟樹高17米,樹冠闊度達35米,直徑逾3米,要將之環抱需十人八人。名冊未有將它的年齡列出,但村民指它比立村還要早得多,最少有四百年。今年71歲的陳新貴說,小時候,見過神木被燒過兩次,但無損神木的氣勢,它多年來受到遊人歡迎,連巨星周潤發也來看過。十多年前政府在神木周圍架起木棧道,讓市民近距離欣賞,但幾年前棧道已破爛,為遊人安全,關閉棧道並圍上鐵絲網。數月前,村民申請將木棧道清拆,現在遊人只可在鐵絲網後以較遠距離觀看大樟樹。

IMG_7648(1).jpg

陳氏宗祠十分光潔。

原圖(1).jpg

社山村「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發展位置圖。

 社山村有陳氏宗祠,處於群屋之間。祠堂門前有對聯曰:「山河氣象,穎水家風」,顯示其支脈由來,因陳氏出穎川,又稱穎水,故稱陳氏為穎川或穎水。祠堂曾於2012年重修,內裏仍很光潔。陳村長說,祠堂曾成為歸宗之地。原來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當有男或女村民將近去世時,可進入祠堂等「斷氣」,位置是入門口後兩邊,分男左女右(方向是祠堂外望)。村民在內死亡後,會向警方通報,警員來看過後才可寫紙辦後事。這習俗已廢除多年,在祠堂內不見留有痕跡。而祠堂神台部分很吸引人注意,因為兩幅「五子朝官」木畫很漂亮,它們從前是紙做的,每年都要花五百元換新的,為一勞永逸,村長找師傅用樟木雕刻代替,換了多年顏色仍悅目。(記者 鄭玉君)

   頂圖:陳新貴(左)及張振邦指周邊土地發展後將影響村落環境、水源及交通。 記者 鄭玉君攝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