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陪葬的字畫-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書山有路】陪葬的字畫

2022-08-08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作者:鮑渤,資深傳媒人,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成員

 陪葬自古有之,而且夠格選為殉葬品的,都是好東西,包括字畫。

 中國可考證的陪葬最早始於殷商時期,那時候還流行活人殉葬。到了漢代,劉邦當上皇帝之後開始禁止。不料到了明朝,活人殉葬的制度又被朱元璋起用。

 宣德十年,有一位名叫郭愛的大家閨秀,因美貌及精通棋琴書畫,非常幸運被選入宮中。但這正是噩夢的開始。進宮做妃子不到20天,明宣宗駕崩,她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一次,14歲就成了陪皇帝入土為安的犧牲品。

 書畫史上最著名的陪葬品,就是書聖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被唐太宗帶進墳墓。《蘭亭集序》是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是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

 唐太宗駕崩前,吩咐即將繼位的兒子唐高宗,把《蘭亭序》墊在他腦後勺,陪著一起下葬。本身也酷愛書法的高宗有些猶豫,畢竟讓這樣的曠世佳作永眠地下,實在太自私。但據說在中書令褚遂良催促下,高宗最後還是決定讓《蘭亭集序》成為父親的陪葬品。

 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集序》都不是王羲之的原作,而是唐朝人的摹本。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傾舉國之力,召令天下書法高手臨摹《蘭亭集序》,包括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馮承素、趙模、韓道政、諸葛貞等人。目前流傳的《蘭亭集序》拓本不下百種,但公認寫得最神似的人叫馮承素。他的作品又稱《蘭亭集序神龍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蘭亭集序神龍本》卷首鈐「神龍」半印。

 中國歷史上有83個王朝559個帝王,包括壽命最長、享年89歲的乾隆皇帝,以及壽命最短、不滿2歲駕崩的東漢殤帝劉隆。在漫長的歲月中,有多少字畫被帝王帶進陵墓?學界沒人做過統計,也許根本就無法統計。

 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乾陵修建時,正值盛唐,國庫充盈,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皇陵之冠。考古學者估計陪葬的寶物有五百噸之巨。文革時期的文化紅人郭沫若說過,「若能破陵而入,挖出的寶物必驚天地泣鬼神」。郭沫若曾經向國家申請挖掘乾陵但被駁回,被拒的理由是國家的技術還跟不上。

 有「畫聖」之尊的吳道子所畫的觀音像,就被武則天陪葬了。傳說吳道子當年在朝廷作畫師的時候經常在外邊採風。有一次採風歸來,每一個畫師都作了一幅山水圖,唯獨吳道子什麼都記不起來,只記得夢境中出現的觀音菩薩,於是入畫。武則天欣賞之後大悅。有傳說武則天與這幅畫裡的觀音非常相似。

傳為唐代畫家吳道子作品《八十七神仙卷》。

 不是皇帝才「生不帶來 死要帶去」,普通的收藏家也有這種超凡欲望。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黃公望在81歲高齡完成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數百年間易主無數,引無數達官顯貴、文人騷客競折腰。從題跋看。此畫最初為無用禪師所有,明朝時先後為沈周、董其昌、吳之矩所藏。流轉至吳洪裕臨終之際,竟效仿唐太宗以《蘭亭序》殉葬,囑人將此畫投入火中,焚以為殉。幸得其侄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畫易之。這幅「中國山水畫長卷第一神品」,得以逃過一劫。

《富春山居圖》局部。

 但畫已燒去寸許,從此分為長短兩段。前段逾五十厘米,流落民間,於1956年走進浙江省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後段長636厘米,於清乾隆十一年流入清宮,1949年被蔣介石運往台灣,現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曾經以分藏於兩岸的「富春山居圖」譬喻,希望兩幅畫能合二為一,凸顯他對兩岸統一的期望。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