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融「瘦身」再進一步。
16日晚間,中國華融在港公告稱,8月16日與獨立第三方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公司簽署《金融企業非上市國有產權交易合同》,對外轉讓所持有的華融信託76.79%股權,本次轉讓的總代價為61.52億元。
此次轉讓完成後,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信託任何權益,且華融信託不再為中國華融的附屬公司以及不再於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綜合入賬。
接盤方為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
中國華融在公告中介紹,華融信託是一家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是其在重組新疆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於2008年設立。華融信託近年深化主業轉型,目前經營的業務品種主要為信託業務和固有業務。截至2021年末,其賬面價值約為34.10億元。
官網公開信息顯示,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由中國信託業協會聯合13家信託公司出資設立,於2015年1月16日獲發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15億元。
作為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的管理人,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並依據中國銀保監會核准的經營範圍開展業務,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按照市場化原則,預防、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
目前,該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為肖璞,總裁、執行董事為白偉群。
在最新的公告中,中國華融提到,交割後,本次轉讓所得款項將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和一般營運資金,以進一步充實資本和發展公司的主營業務。
事實上,中國華融相關負責人近年來多次公開強調,將進一步專注主業發展。在今年1月5日舉行的中國華融引戰增資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表示,2022年,中國華融將進一步聚焦主業發展,把更多資源和精力集中到主業上來。
據徐勇力當時介紹,根據監管機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業的持續性要求,公司正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進金融牌照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華融交易中心股權轉讓工作已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華融消費金融也與寧波銀行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其他包括華融信託等金融牌照類子公司的股權轉讓工作正推進中。
徐勇力表示,轉讓金融牌照子公司後,一方面有利於及時補充公司淨資產;另一方面,有利於公司圍繞國家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按照「回歸本源、聚焦主業」的既定發展戰略,將資源、資金、資本集中於不良資產主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水平。
中國華融上半年預虧188.78億
同日晚間,中國華融還披露了一份盈利警告,經初步測算,上半年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預計約為188.78億元。對比來看,2021年上半年,中國華融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8億元,全年為3.78億元。
對於這一業績預告,中國華融給出的解釋是,上半年,集團深化改革重組,治理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經營管理能力逐步提升、風險管理體系更趨完善。但受制於新冠疫情反彈、地緣政治衝突、宏觀經濟承壓等諸多因素疊加造成的資本市場波動、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影響,集團2022年中期業績未及預期,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受上半年資本市場持續波動的影響,集團持有的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動,取得較大浮虧。
二是受宏觀經濟承壓、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相關客戶履約能力下降,資產質量下遷,出於審慎考慮,本期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明顯增加。信用風險增加疊加資產規模壓降的影響,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收入同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