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據英國《衛報》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近日親訪沙特阿拉伯,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度出訪。筆者認為,若消息屬實,此行將促成兩國之間達成重大的經貿協議,例如更早前在3月時《華爾街日報》所傳出的,兩國欲將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幣計價。
作為「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部署之一,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十四五」規劃開始實施的這一年半以來,有了不少實質的推進。例如:自本月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人民幣的權重由2016年的10.92%上調至12.28%;而全球各國的央行在俄烏衝突以來,越來越意識到多元貨幣儲備的重要性,亦有增持人民幣的計劃,白俄羅斯、巴西、智利、墨西哥、秘魯等國都已經增加了人民幣的比重。根據美國投資管理公司景順最新公布的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結果顯示,多國央行普遍認為儲蓄貨幣中的人民幣持倉偏低,計劃未來五年內增加倉位。
地緣政治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而在貿易結算方面,今年在通貨膨脹、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下,由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多重制裁,全球不少國家都開始接受以人民幣作貿易結算,包括印度企業為規避美國制裁,大量使用亞洲貨幣購買俄羅斯能源,其中人民幣及港元分別佔31%及28%;而一貫作為「反華急先鋒」的澳洲,其國際性礦業巨頭在出口鐵礦砂至中國時也採用人民幣結算。
若中沙二國能夠落實以人民幣交易石油,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有25%是輸往中國,若以人民幣計價,將直接提升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中的比重。
其次,在中伊、中俄的能源貿易紛紛以人民幣結算之後,若最大石油出口國也加入此列,將會推動其他國家效仿,並帶動其他大宗商品的結算貨幣結構變更。
第三,雖然全球都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而提出了減碳節能政策,但因全球通貨膨脹嚴峻,石油仍然是當前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若「石油人民幣」地位得以鞏固,將會有更多國家更放心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
通脹嚴峻鞏固「石油人民幣」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國際化,但是在資本市場流通方面卻遠遜於美元。其實,人民幣無須將「取代美元霸權」作為發展目標,正如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所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人民幣應與其他貨幣共同約束美元貨幣體系的「過度彈性」與「過度特權」問題,而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所提到的「以金磚國家一籃子貨幣為基礎建立國際儲備貨幣」,就為完善當今世界貨幣結構、讓貨幣體系更公平提供了一個方案。
而對於香港來講,作為中國境外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內地資本項目尚未實現可完全自由兌換的背景下,應善用自身優勢,以香港承接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黃金通的經驗,充分發揮香港的金融優勢,提升和完善處理人民幣交易的能力,推動人民幣貸款、交易和債券產品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以香港承接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黃金通的經驗,成為境內和境外人民幣結算雙向互動的重要平台,為本地經濟發展找到新增長熱點,穩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