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事專訪】有片|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談「融通大灣區」 冀灣區合力提供一站式服務-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領事專訪】有片|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談「融通大灣區」 冀灣區合力提供一站式服務

2022-08-26
来源:香港商報

 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Amir Lati)最近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對全球商界是極為重要的市場,惟以色列商界對大灣區市場監管和法例等營商環境並不熟悉,不少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以色列企業尚未打入大灣區市場。由此,他期望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政府共同合力設立一個針對外資和外企的一站式服務中心,提供法律和營商流程諮詢、機遇與產業配對或對接等服務,以加強以色列和大灣區企業的相互投資。

 藍天銘曾在以色列駐中國不同城市領事館工作過9年之久。今次,他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與商報記者暢談他擔任駐港總領事任內的 「工作大計」。

 盼以科技透過香港走向內地

 今年是中國與以色列建交30周年,雙方一直以來優勢互補、關係密切,中國包括香港特區在內,也已成為以色列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作為以色列第二大投資來源國,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打開以色列市場;與此同時,以色列企業也渴望借助中國市場優勢發展和壯大。然而,由於文化差異等因素,雙方在合作上仍面臨不少挑戰。

 藍天銘指,香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尤其是透過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至東南亞市場將會容易得多。他認為,如果說香港是內地和世界的橋樑,那麼以色列駐港總領事館就是以色列和香港兩地間的一座橋樑,其中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向香港,以及透過香港向內地介紹以色列的先進科技。

 作為坐擁11座城市、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銳意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藍天銘坦言,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經濟總量和發展潛力,對全球商界是很重要的大市場;大灣區內所有城市聯合在一起,肯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很多的商業機會。

DSC_9319.JPG

 藍天銘(中)以流利的普通話表示,以色列有很多先進技術是香港所需,期待雙方加強合作共創雙贏。 記者 蔡啟文攝

 以企業希望抓住大灣區機遇

 「不過,以色列商界和資本對大灣區合作、銷售、投資等的規則了解不深,例如營商法律和規例、內地企業需要的技術等等,都了解得不夠深入,不少以色列企業可能想要把握大灣區機遇,卻又無從入手。」藍天銘說, 「我有一個想法,希望大灣區有一個特別的一站式的辦事處可以告訴我們:如果要想進入大灣區應該怎麼做,比如當地的要求和標準,應該如何註冊公司,從頭到尾告訴資金和企業如何操作。正如在金融方面、商業發展方面等等,有一個顧問幫助。」

 他續說: 「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的機會,但我在以色列怎麼知道有這個機會?有廣告?有網絡?有招標?領事館得不到這些消息。但是,如果有一個一站式服務辦事處提供信息,提供法律、稅務、財務、企業發展機會等各方面的資訊,我們就會知道!」

 藍天銘強調,有關建議其實是互惠互利,讓外來企業為大灣區經濟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服務和支援等,有助於強化大灣區的經濟發展。

 香港獨具「一國兩制」優勢

 另外,藍天銘特別提到,香港回歸中國 25 年了,一直在 「一國兩制」下運作,回歸後也一直是全球性的重要經濟體,包括是世界金融中心、經貿中心,又是不同創意的大熔爐,擁有強大兼獨立的法治體系等,這些元素組成了現在的香港。他說: 「以色列希望香港保持在 『一國兩制』機制下平穩運行。」

 期與港加強科技合作共創雙贏

 談及以色列與香港特區的科技合作,藍天銘表示,以色列企業在金融科技、大健康、環境科技、智能製造等方面的技術領先於世界,而且也是香港所需。他期待,雙方加強在上述領域的合作交流,共創雙贏。上個月底,藍天銘與香港特首李家超、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會面,特別討論了以色列與香港雙方在醫療、學術、科技上的進一步交流。

 潛在合作領域「很多元化」

 藍天銘強調,以色列與香港的潛在合作領域很多元化。如在大健康方面,以色列企業的技術很成熟,在歐美等地的銷售量很高,消費者對以色列企業的產品也很有信心。

 金融科技合作方面,他指,很多世界最知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區域總部設在香港,而科技創新是以色列企業的強項,因此其任內的一個目標,就是將以色列最新的金融科技技術介紹給這些在香港的大銀行,讓以色列企業與金融機構開展對話和磋商。

 藍天銘提到一家獲投資者看好的以色列初創企業,是軟件定義 NVMe 數據平台 Lightbits,自 2016年成立以來籌集到逾1億美元資金,包括於今年6月籌集到4200萬美元的追加資本。這家公司的投資者就包括盈科拓展創辦人、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

 他又介紹,今年 6 月另一家以色列企業 VayyarImaging 獲得 1.08 億美元 E 系列資金。Vayyar 已與內地海爾集團屬下孵化器海創匯簽署協議,利用Vayyar的長者護理技術,參與到中國內地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長者市場中來。

 「創業之國」聯手東方之珠

 藍天銘又指,海洋是全人類的巨大寶藏,與東方之珠香港一樣,以色列及沿海城市如特拉維夫、海法和埃拉特等,都非常重視海洋經濟發展。早在今年6月,藍天銘參加了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的藍色海洋經濟論壇,介紹以色列的海洋產業,如水產養殖、污水處理、海水化淡等等。

 他還提到,以色列是一個 「創業之國」,年輕一代富有創業家的精神。港大經管學院在以色列成立了創業及創新研究中心,院長蔡洪濱教授率領的40多人代表團,曾於本月初去到特拉維夫主持研究中心的開幕儀式。研究中心由港大經管學院的以色列教授Roni Michaely負責成立,目的就是幫助打破以色列和香港之間的地域隔閡,促進兩地的學生、學者、企業家和商界領袖進行知識交流。

 本港創新科技署和以色列創新局,根據雙邊框架於2015年12月聯合推行 「香港與以色列研發合作計劃」。該計劃旨在鼓勵兩地合作進行產業研發和發展科技,兩地公司可向所屬政府就合作進行的研發項目申請資助,藉以開發產品或工序,以促進面向全球市場的商品化工作。參與的香港公司可與一間或以上的以色列公司合作,透過 「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 「企業支援計劃」就計劃提交建議書,今年截止申請日期為9月19日。

 港「3+4」檢疫 方向正面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逾兩年半,市民和商界都期待本港可以早日對外免隔離通關。對此,藍天銘表示,港府推出的最新「3+4」防疫檢疫措施其實「十分正面」,期望日後的有關安排會更加開放,這將有助於以色列與香港特區之間的各種經貿往來和交流。

 正如藍天銘所言,新冠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和挑戰,全球都希望新冠早日遠離。他表示,看到新冠防疫檢疫機制影響商界,總領事館人員觀察到香港有關措施對以色列商界有影響,不少事情無奈改為網上處理,毫無疑問一些原本居港的以色列僑民亦相繼離開香港,「在港以色列社群數目減少大概20%」。但他也表示,這有可能是暑假旅行或回以探親,「真實情況要等到9月才知道。」

 藍天銘續指,新冠疫情對人類的負面影響,不單單是疾病感染,還帶來健康護理,精神、心理健康,以及教育、經濟、貿易等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評估疫情的傷害要全面審視整體影響,而不單是感染數字,例如在家上課對學童的影響。他說,以色列已開始以完全開放的政策來應對疫情,「但每個地區有獨特的人口組成和高危群組,各國各地政府會以不同的措施和辦法應對」。記者 胡茵 黃兆琦 洪嘉禧

 頂圖:藍天銘期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合設立一站式服務站,幫助有意參與大灣區發展的外資企業。 記者 蔡啟文攝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