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芬琪)胡藻斌(1897-1942),名斌,字顯聲,號靜觀樓主,生於廣東順德豸浦鄉(一說廣東鶴山)。擅畫花鳥、走獸、人物,尤以孔雀、獅、虎、牛為突出,是嶺南畫派中負有盛名的畫家。他自幼隨伯父胡錦清學習繪畫,後隨之留學日本,入讀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學習西洋畫,同時深諳日本京都畫壇風格,結合中西畫法,磨煉出屬於自己的畫風,很快嶄露頭角,馳譽藝壇。
胡藻斌作品《雙牛圖》,143x81cm。
胡藻斌在日本期間曾加入同盟會,追隨國父孫中山參與革命工作。1912年回國,開始從事藝術教育事業。他在廣州設立畫學研究社和美術學校,並親自任教美術,支持家鄉的美術基礎教育,為廣州美術界吸引和輸送人才。他為人磊落,富有革命思想,一面為教育事業奔走,一面心繫家國,以畫社為掩護,為革命事業作出貢獻。1926年受任北伐軍總政治部藝術組宣傳主任,與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兄弟共同主持繪畫工作。抗日戰爭期間,至香港從事抗日新聞宣傳,繪製不少插圖。曾在新加坡舉行個人畫展,收入全部救濟窮苦華僑。香港被日軍佔領後被捕,被毒害至死。遺作百餘幅曾在重慶舉行展覽。
《雙牛圖》中呈現出中國水墨畫和西洋寫實繪畫的共同特徵。畫面主體水牛刻畫細膩,加入了西畫的光影,塑造出強烈的體積感,牛的肌肉線條、牛角的紋路細緻寫實。眼睛的刻畫尤為傳神,眼眶細密的紋路籠罩在投影中,有厚重的質感,透亮的眼珠包裹其中,目光炯炯。母牛注視着前方,若有所思,牛犢四處觀察,充滿好奇。背景裏的枝葉則以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筆法為主,在色彩和造型上模仿了西方的水彩畫,顏色豐富大膽,有通透的質感。
《雙牛圖》局部。
胡藻斌的畫中洋溢着一股凜凜的生氣,富有感染力。他的畫中有日本鳥獸畫的風格,同時吸收了西洋畫的技法,為我國傳統水墨畫拓寬了道路。題材上他將珍禽走獸帶進大眾的視野,以寫實手法回歸現實的動物形象,使傳統繪畫有了新的時代內涵。水牛是南方水鄉常見的牲畜,表達了畫家對鄉村生活的樸實情感和淡泊寧靜的心境。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