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前放寬檢疫措施,將入境隔離改為「3+4」,廣受社會各界歡迎;特首李家超將於31日起訪問廣州及深圳,外界關注屆時是否討論復常通關的議題。在在顯示市民對推動全面復常和爭取恢復通關的迫切希望。惟這一切都建基於有效控制疫情的基礎上,近日本港疫情反彈明顯,昨新增9708宗確診個案,創下自3月底以來新高,令復常通關充滿變數,所以,穩控疫情仍是香港的當務之急,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面對疫情升溫,儘管政府強調,不希望「一刀切」使用對社會代價大的收緊措施,但過去數天確診數字上升較快,專家料在新變種病毒肆虐下,單日染疫者即將上升至一萬宗,不排除會重新收緊社交距離。從近日10公里田徑錦標賽宣布取消、維港渡海泳臨時叫停,到昨起規定超過8名顧客赴宴會須出示快測陰性證明等,均向外傳遞信號,政府不會對疫情反彈視而不見,收緊防疫措施或不得不為,社會亦持續為防疫付出代價。如果疫情繼續升溫,進一步收緊措施相信將陸續有來。
沒有人希望復常的步伐被打斷,政府目前亦暫未下「重手」,顯然認為疫情還在可控範圍內。但若不想去到最壞情況,「非不得已」令社會復常得而復失,全社會都有責任做好疫情穩控,扭轉疫情的反彈趨勢。政府對現有的防疫措施應嚴格執行,對於「安心出行」、「紅黃碼」制度、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等,要加強監察和執法力度,做好精準防疫,將防疫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同時要提升追蹤檢測能力,盡快切斷社區隱形傳播鏈。市民應積極配合防疫,主動減少聚集,做好個人防護。
很重要的一點,特別要加強保護高風險人群,減重症和死亡。現時平均每天有約300確診者入院,因應入院病人增加,醫管局已啟動第三階段病床調動計劃,預留更多病床及調動更多人手照顧確診感染新冠病人,公營醫療體系因此須減少兩成至三成服務。政府必須未雨綢繆,更有針對性處理公營醫療壓力,預備多套應變方案,避免醫療系統出現「爆煲」,導致「輕症變重症、重症變死亡」,更好保護市民健康。
而從築牢群體防疫屏障角度而言,香港須再努力推動提升「一老一幼」的接種率。目前長者疫苗接種仍落後,近三成長者未打針,而因疫情離世的絕大多數是長者。至於6個月至3歲幼童,接種率僅一成左右,保護力顯然遠遠不足。這些短板亟須補上,政府應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手段,說服長者和家長,並主動上門催谷「一老一幼」接種疫苗。
市民應明白,有效穩控疫情,復常之路才可順遂,恢復正常通關才有條件。「3+4」檢疫制度實施後,社會有呼聲希望盡快放寬入境隔離為「0+7」;早前內地擴大通關名額、增設八類「人文關懷」名單,又將北上升學港生納入人文關懷通道,李家超近日將北上廣深,不少人憧憬爭取兩地擴大通關名額有更多進展,復蘇本港經濟民生。而大前提是取決於香港的防疫成果,政府和市民都有責任和義務,以更主動的作為共同控制住疫情,力爭盡早走出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