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大灣區】惠州強化灣區東部樞紐門戶 開創「交通帶動產業」新模式-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融通大灣區】惠州強化灣區東部樞紐門戶 開創「交通帶動產業」新模式

2022-09-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惠州將以國家和粵省相關規劃為指引,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完善惠州直通香港等區域貨運通道,推動與香港、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區協同發展。深入研究交通物流樞紐(基地)之間互聯互通的鐵路、公路等,完善集疏運「最後一公里」,提升樞紐互聯互通水平。這是記者9月1日在惠州了解到的。

    交通帶動產業 產業支撐城市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近年來,隨着贛深鐵路惠州段、廣汕鐵路惠州段動工建設,潮惠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州至清遠段、河惠莞高速惠州段、從莞高速惠州段、武深高速博羅至新豐段建成通車,惠州縱橫東西、貫通南北交通主骨架基本成型。

    「十三五」期間,惠州完成以《惠州市「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為龍頭引領,以《惠州市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惠城中心區過江通道規劃》等專項為支撐的一批重大規劃,開創「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發展新模式,奠定未來發展新格局。新規劃的1號公路(惠霞高速)、惠坪高速、機場高速、惠肇高速、環稔平半島高速、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等項目成功納入上位規劃,其中1號公路(惠霞高速)、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正在緊張建設中。

    近年來,惠州建設大灣區東部交通樞紐門戶成效顯著。「十三五」時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828.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十二五」增長29.5%。

    據介紹,到「十三五」末,惠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50.7公里,保持粵省第二;萬噸級港口碼頭泊位數達到3個;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100%;中心城區公交占機動車出行比例達49.2%,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20.6標台,超額完成規劃目標,基本形成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大交通格局。

    作為廣東省規劃建設的幹線機場,惠州機場完成幹線機場規劃建設方案論證研究,完成擴建航站樓及配套設施工程。惠州港和深圳鹽田港創新實施「惠鹽組合港」運作,主動承接鹽田港集裝箱貨運市場的分流。惠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締結友好港口,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成為科技新興產業的「臥龍藏虎」之地

    加快融深融灣,惠州交通出行條件更加完善。深莞惠三市開通跨市公交一體化線路29條,依托廈深高鐵實現深惠汕地區捷運化運行。

    惠州市臨深片區的惠州市大亞灣區,該區與深圳對接的9條城市主幹道通道,目前,已建成通道4條;未建或在建通道5條。截至目前,臨惠路南段正在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臨惠路北段、龍盛五路正在進行項目前期工作;龍山一路南段、塘橫大道、龍塘一路正在進行與深圳規劃銜接工作。

2、马鞭轴码头(中海壳牌供图)_副本.jpg

馬鞭軸碼頭(中海殼牌供圖)

    交通的便利,使惠州大亞灣這個世界級的石化區同時也成為科技新興產業的「臥龍藏虎」之地。日前,記者在大亞灣了解到比亞迪、洲明等深圳很多科技新興企業在這裏布局,正成為大亞灣的「雙龍頭」,帶動大亞灣向國內一流開發區進發。

    2021年,大亞灣實現GDP805.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738.7億元,在近30年發展中,該區走出來一條以龍頭企業帶動區內產業鏈集群發展的模式。

    據介紹,規劃面積32.9平方公里的惠州大亞灣石油化學工業區,如今已聚集了包括中石化、中海油、國家能源集團、殼牌、巴斯夫、三菱化學、埃克森美孚、恆力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優勢產業鏈。

    如果說大亞灣石化產業通過隔牆供應正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科技新興產業則正與「隔牆」的深圳,在區域內形成產業鏈集群。

    根據規劃,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定位是,打造深度融深融灣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千億園區,打造「3+14」產業集聚區和產業組團。包括智能製造、信息產業、綠色人工智能與未來產業三大產業集聚區,以及十四個產業組團。

    隨着比亞迪、廣東洲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電子、科技、智能製造類企業不斷入駐,惠州大亞灣新興產業園的產業結構、定位也在不斷完善、升級,實現產值提質增效。今年以來,該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3宗,計劃總投資58.98億元,預計達產產值148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13宗,總投資31.9億元。新竣工投產工業項目11宗,預計達產年產值94.8億元。2021年,園區實現產值759.2億元,2022年上半年新興產業園區實現產值404億元,增長14.8%。

    目前,惠州正全力參與深圳都市圈建設,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3+7」工業園區,擔負起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這樣的發展使命。「深惠融合發展」已初步形成穩定而高效的模式,那就是「深圳研發、惠州轉化」,「深圳孵化、惠州產業化」的產業分工格局。以這種模式,深圳企業紛紛落戶惠州,搶佔發展商機。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4月,惠州引進各類深圳項目148宗,計劃投資總額1074億元。其中還包括正威集團、天安數碼城、創維等龍頭企業。僅2022年上半年,惠州全市過會項目260宗、計劃投資總額約1141億元。其中來自大灣區項目237宗、佔比91%;來自深圳項目92宗、佔比35%。(記者 盧偉)

    頂圖:大亞灣石化區 (中海殼牌提供)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