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就中概股審計底稿的爭議,終於在8月底達成初步協議。
目前有超過200家中企在美國上市,如果這些公司的審計資料連續3年未能接受PCAOB檢查,他們有可能從2024年開始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中美初步達成審計監管協議,本質上是雙方金融博弈下權衡取捨的結果,既有利於中概股保住在美上市地位,也有利於維護美方投資者利益。
相關協議的主角當然是審計底稿。而審計底稿是指在財務報表審計期間的總匯文件。簡單地說,審計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審計工作記錄和所獲取的資料,也就是查核的軌跡。這些文件提供了證據,證明審計員獲得了足夠信息來支持他對相關財務報表的意見。 審計底稿也為審計工作得到適當計劃和監督提供了證據。現在中國多項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審計底稿等檔案應當存放在境內。
美國監管機構長期以來要求獲得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但中國當局以安全問題為由,不願讓海外監管機構檢查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中美雙方達成協議意味着,中國將允許美國會計監管機構前往中國,檢查在紐約上市中企的審計底稿。
根據計劃,9月中之前美方將派人前往香港,開始現場審計檢查。美方之所以選擇香港,是因為香港的隔離規定相信更加寬鬆。不過,中美在合作形式上仍然有待協調。無論如何,雙方在協議中以及接下來的落實操作中,多番提到香港,始終是證明了香港專業團體的國際水準及地位。(圖源:網絡)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