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查毅超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在即,近日各官員馬不停蹄與不同界別代表進行會面,以多元渠道吸納意見。工總亦與多個政策局及主要官員交流,表達業界的關注及建議,包括創科及再工業化的發展、建立工業人才庫、先進製造業在北部都會區的布局,乃至中小企紓困及便利營商等。在會面過程中,我們充分感受政府的魄力及對業界的關心,相信挑戰定能迎刃而解,為香港產業發展鋪設好條件。
生態圈成形 見政府發展創科決心
上屆政府投放逾1500億元支持創科發展,讓香港創科生態圈越見蓬勃,迎來多年來難得一遇的機會。李家超特首甫上任已表明香港工業需要運用創新科技去推動再工業化,發展適合的高端製造業,促進製造業升級轉型,讓創科和工業並駕齊驅,作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新政府改組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加入「工業」,反映本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去發展香港工業和優勢產業的決心,促進香港經濟轉型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不同的訪問中表示希望提升香港研發開支至不低於本地生產總值1.5%,即是比現時科研經費增加50%,推動科研發展,並會在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五個方向為香港「再工業化」創造條件。業界期望政府重點扶植優勢產業、培育和吸納人才及推動大學科研落地,成為香港創新工業發展的土壤。
官產學研合作 壯大生態圈
推動創科發展需要「官產學研」充分合作及共同努力,要讓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除了政策配合,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亦不能怠慢。近年,工總不但觀察到業界積極求變,開拓新技術和升級轉型,同時也留意到大專院校、研發中心等與業界合作越來越密切,大學更投入培育初創企業,將許多珍貴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商機,例如理工大學已培育超過450間初創企業、城巿大學亦斥資5億元啟動「HK Tech 300」計劃,希望三年內培育300支初創團隊,可見香港是人才輩出,而且越來越重視科研產業化,為香港經濟創造價值。除了推動業界與院校合作,工總亦不忘培育創科幼苗。我們在8月中與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了為期四天的「工業×創科體驗之旅」,為超過30名中學生提供參觀企業和親身體驗創科工作等活動。我非常希望他們日後能夠成為創科及工業界的生力軍,發揮潛能,為香港提升競爭力。
香港有五間全球排名百大的大學,擁有世界頂尖的「從0到1」基礎科研能力。未來,我們必須加強「從1到10」的科研成果轉化,讓研究成果能成為應用產品及技術;並把目光放遠到讓產品及技術「從10到100」的產業化,達到規模效益及創造更深遠的經濟影響力。特區政府透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大灣區發展,企業可藉着大灣區的人力資源、技術、量產、資金及市場優勢,擴大產業規模。香港自身國際化的特點,亦有助帶領香港及內地企業「走出去」,更好貢獻國家所需。新政府為香港打開新篇章,業界亦非常支持新政府的願景,工總期望特首會廣納業界意見,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具建設性的具體措施,為香港業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