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最近,新加坡政府推出新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給予月收入30000坡元及以上的外國人以5年工作簽證,並允許其家屬一起到新加坡工作。月收入是其中一項標準。新加坡也吸引在科技、藝術和文化、研究和學術、體育領域有傑出成就者,經海外網絡和專業許可獲得長期簽證。
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施政重點之一,是發展創新科技及相關產業,吸引相關高端人才是重要一環。新加坡的最新動向,引起香港社會關注。
香港與新加坡被稱為20世紀的亞洲「雙城」,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向全球演出高潮迭起的「雙城記」,經濟總體水平在伯仲之間,經濟不同領域各擅勝場,即使同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也各有千秋。進入21世紀,香江與獅城依然被許多人視為繼續處於不相上下的競爭狀態。這樣的觀點,在香港也依舊佔不小的市場。所以,有些人焦急地提議特區政府針對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新政策,迅速制訂實施與新加坡搶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
新加坡仍須學習「與新冠共存」
新加坡政府雄心勃勃。新加坡政府人力部長陳詩龍公開表示,新的簽證政策旨在吸引相關領域全球排名前5%、甚至前2%至3%的人才。新加坡政府為何如此躊躇滿志?陳詩龍一語道破——新加坡已擺脫新冠疫情,而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穩定,新加坡必須清楚表明保持開放的立場。
新加坡是否已擺脫新冠疫情,這是具爭議的命題。新加坡與歐美許多國家一起,2022年以來已貫徹「與新冠共存」。然而,8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截至2022年8月24日全球有逾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在具備防止死亡的所有手段的情況下,這是個「悲劇性里程碑」。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直率地表示,死亡數據顯示人類仍未學會與病毒共存。8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疫情應對技術主管瑪麗亞·范克爾霍夫(Maria Van Kerkhove)重申,「今年有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這不叫與病毒共存。」100萬死亡人數「讓人心碎」,她指出世界各國需要認清現實,「負責任地」和新冠病毒共存。在開放條件下,新加坡沒有理由認為能夠單獨學會與新冠共存。
與香港相比,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中的處境較寬鬆。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既不可能不受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的打擊影響,也不可能在西方國家與中國關係中遊移和搖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些年不斷表示,新加坡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毋須諱言,新加坡的這一決斷,是吸引其他國家高端人才的一個不可低估的有利條件。問題在於,這一有利條件有多重要,能夠維持多久?
彈丸之地的獅城缺乏腹地。這是新加坡立國以來始終不可彌補的缺憾。自美國拜登政府打造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後,東盟開始分化。其中一些成員國拒絕加入IPEF,另一些包括新加坡成為IPEF創始成員。在中長期,處理東盟內部分歧,會分散和消耗新加坡精力和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所獲得的成效。
儘管李顯龍代表新加坡現屆政府明確表示在中美之間採取中立,但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深加快演變,不能保證新加坡今後的政府能夠一直貫徹這樣的方針。8月31日,正訪問香港的新加坡現屆政府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在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稱,亞洲過去多年享受穩定,但最近台灣海峽、南海情勢變得緊張,沒有人想要戰爭,但在缺乏互信下,若出現錯誤計算,便可能粉碎和平。王瑞杰要求有關各方各退後一步,以維護亞洲穩定。王瑞杰的觀點,應代表新加坡政府。願望是好的,但是,言論看似公正卻脫離實際。在香港,我們很多人都明白,是美國縱容和支持「台獨」,中央政府、人民和軍隊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坦率地說,在台灣問題上,世界各國最終都必須明確表示立場和觀點,各打五十大板是行不通的。
香港吸引國際高端人才須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內地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21世紀全球領先經濟區為賣點,與廣東省合作提供高端人才以優渥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