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蔡文慧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被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我們必須對外說好國家和香港的故事,讓中華文化得以弘揚,協助世界了解國家及香港,當中香港的本地圍村文化便十分值得向外推廣。
圍村文化是香港特色
香港圍村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到明朝年間,因為當時海盜猖獗,宗族們開始圍繞村落築起圍牆,用以抵抗海盜侵略和保護自身安全,逐漸形成獨特的圍村文化。及至近代,圍村亦與抗擊英軍等歷史大事密切相關,見證了香港的歷史變遷,保留了香港昔日的圍村建築風貌,承載了開埠至今的珍貴記憶,是香港本地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圍村居民的生活風貌、傳統習俗,如粿、清明仔、客家菜菜式,或是神像鏡業、傳統鄉村建築修繕工藝、宗族口述傳說等,均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實在是香港彌足珍貴的「文化IP」。
然而,都市急速發展、傳統的圍村家庭習俗傳承不足等因素,均導致香港的圍村文化逐漸式微,鄉村生活氛圍大不如前。早在2011年,當時21歲的上水圍原居民廖家敏便指出,許多新一代的圍村人已經不會主動學習和承傳圍村的風俗,連拜神的儀式和準備步驟都不清楚。而年幼遷入圍村的外姓居民李嘉欣則回憶,自己與家人均未曾參與圍村活動,如搭棚做大戲、燒炮仗、放煙花等節慶活動。而當下北部都會區全面發展在即,圍村人與村外人之間的雜居勢必更為頻繁,若政府未能盡早加大力度保育圍村的古跡、建築,其文化的散失亦在所難免。
兼容承傳與創新
文化保育的對象從不限於建築物,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甚至整個文化生態亦應予以保育。而成功的文化保育,承傳與創新一直是箇中關鍵。因此,如何構建良好的文化生態,讓更多人接觸、認識和熱愛圍村文化,將會是保育的核心議題。為了讓傳統文化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大灣區積極推進藝術學科專業人才培育工作,例如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在近年加強了與香港院校交流與合作,包括近期開展的「非遺+時尚」合作,培養灣區人才之餘,將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融入科技、時尚、創新的元素,合理地突破傳統,協助傳承。政府可運用相同的策略,將具香港特色的圍村文化與年輕人流行的生活方式結合,協助圍村文化走出鄉郊,走到青少年、走入大眾的生活當中。筆者建議,政府可加強推廣「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並以圍村文化作為試點,鼓勵各區區議會、鄉議局、原居民團體或其他持份者,探討將圍村盛事或其他生活習俗創作成更新派的模式,或協助其聯絡不同的社會創新機構,共同「活化」圍村傳統活動。
兼容科技與文化
文化要長期傳承,除了保育以外,充分的產業化是維護其競爭力的重中之重。內地近年致力推動網絡網紅帶貨以協助振興鄉村經濟,培育鄉村網紅帶貨農產品,介紹本地特色,計劃成效顯著。例如青島市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便高達61.3億元。因應網絡電商發展及數字鄉村發展迅速,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05萬億元,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21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11.3%及2.8%,可見在今日,以鄉村網紅的形式發展鄉村的可行性很高。筆者建議,新一屆政府可參考相關發展形式,考慮以「本地鄉村網紅」與圍村居民合作,以網絡直播、視頻等模式,兼容文化與科技,將圍村特色文化拍攝成視頻等模式,分享及展示圍村生活和特色,亦可向全港、大灣區以至於全國範圍,循序漸進推廣香港圍村文化相關的文藝產品或自然耕作的農作物,在網絡上發布、宣傳,吸引尤其新一代年輕人認識及關注本地圍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