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地名故事|港深同源尋覓之「天后宮」-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港深地名故事|港深同源尋覓之「天后宮」

2022-09-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胡笑蘭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許多沿海地區都建有媽祖廟。

 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在人間。天后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是晉代安郡王的22世孫女,福建莆田湄州嶼螺鄉都巡檢林願第六女。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統軍兵馬使,棄官,隱於湄洲。祖孚,承襲世勛,任福建總管。父願,宋初官福建都巡檢。生時有祥光異香,彌月不聞啼聲,因名默娘。四五歲間,隨父母航海,路經浙江定海普陀山,得觀音大士像,受神靈感召,故有神力,能知未來凶吉。八歲從塾師讀書,就能解書中大意。年十三,隨老道元能學習天文、地理及醫術,學有所成。好誦經禮佛。她精醫術,常為人治病,教人防疫避災,又熟習水性。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975年),默娘十六歲。那日,她隨父兄坐船渡海,時風濤險惡,不幸船被巨浪掀翻,她背起父親泅水到岸,哥哥卻被急流捲走。她又和母親、嫂嫂駕船尋找,終於把屍體找回埋葬。深受鄉親們的讚頌。年十六時,窺井得符,遂靈能變化,驅邪救世,委顯神異,常駕雲飛流大海,救助海上漁民,從號之能元靈女;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默娘和女伴登高賞景,在湄山之巔「升化」。 終生未嫁。湄洲門夾,海中礁石錯雜,船隻經過,時常觸礁遇難,賴她拯救,往往得以不沉,鄉人感頌不已里人以為神,遂立祠祀之,號為「通賢靈女」。其後數顯神跡,海上遇難者常見一紅衣少女,坐一葦席,往來風浪間。由是,各天后廟裏的天后像,皆着大紅衣。北宋時,民間已普遍建廟祭祀。

 宣和四年(1122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朝鮮),海上遇風,舟行安穩,認為是得到林默神靈保佑。奏聞,賜「順濟」廟額。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莆田人黃公度遭貶,赴平海軍(今泉州)任節度判官時,曾觀瞻建在聖墩的順濟廟,題詩讚道:枯木肇靈滄海東,參差宮殿崪晴空。平生不厭混巫媼,已死猶能效國功。萬姓牲醪無水旱,四時歌舞走兒童。傳聞利澤至今在,千里桅檣一信風。

 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累封林默為「夫人」。光宗、寧宗兩朝,累封為「妃」。開慶元年(1259年),進封「顯濟妃」。

 元世祖、成宗、仁宗、文宗四朝,累封「天妃」。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朝廷遣使漕運出海,路遇巨風,舟師迷途,諸人哀禱天后,於昏暗中,忽有燈火之光,乃隨燈光前行,終脫險抵岸。使者奏知朝廷,遂遣官往祭,令閩浙沿海立廟祭祀,並加封天后神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敕封「聖妃」。永樂七年(1409年),加封「天妃」,建廟於都城外,額為「弘仁普濟天妃之宮」。宣德五年至六年(1430~1431年),遣官至湄嶼致祭並修整廟宇。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天后」。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遣官至湄洲修整廟宇。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天后被編國家祭典,春秋致祭。雍正四年(1726年),世宗親書「神昭海表」額,命匾於湄洲祖廟和廈門、台灣二處天后宮。1928年,改廟號為孝女祠。朝廷御封達14次之多。世界各地有近億人信仰於後,有三十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廟(宮)、媽祖廟。默娘被崇奉為「海上和平女神」,對媽祖的信仰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人士前來朝聖媽祖的絡繹不絕。

 大鵬古城天后宮

1.jpg

大鵬古城天后宮

 大鵬所城,也有一座「天后宮」。位於大鵬所城西門內,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5年),是祭祀海上保護神,天后。

 500多年來,大鵬天后宮香火鼎盛。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為天后生日,且每隔五年舉辦一次隆重的「打醮」活動。相傳,清代名將劉起龍、賴恩爵以及大鵬營的參將、守備、千總等軍官常到天后宮拜祭。可惜,那個特殊的年代,天后宮被夷為平地,只殘存一塊刻着「天后宮」三字的石匾,一對宮聯條石。

 現在重修的鵬城天后宮,佔地200多平方米,共分三進,門前13級台階;走廊立着兩條花崗岩圓柱,高盈丈,徑近尺,精雕細琢。墩台插滿七色彩旗,門樓紅匾上鐫着「天后宮」三個斗大的漆金行書。門兩側刻有一聯:

 萬國仰神靈波平粵海

 千秋綿祖豆澤溯莆田

 南山天后宮

 深圳南頭半島,亦有一座天后宮,又稱南山新廟。為清代建築,前殿已被拆毀,現僅剩後殿一座。五開間格局,進深11.5米,寬23米,後殿右側有一水井,是供廟祝用的。後殿中堂設有天后神位,靈牌上書「護國庇民天后元君之神位」。上書一聯:」自宋迄今八百年來昭聖跡,由閩而粵三千里內著神靈「。可窺廟堂歷史,可感天后在民間的地位。左右兩間各有窗一對,左額為「種蘭」,對聯為「痊身藥樹無煩惱,觸手天花報吉祥」;右額為「植桂」,對聯為「丹桂有香皆結子,青萱無蕊不宜男」。

 種蘭,植桂,無不是修身養性的雅事,而後面的聯語,是人對天后的禮讚,還有美好的訴求。

image003.jpg

 深圳赤灣天后宮

 深圳赤灣天后宮也叫天后博物館。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村旁小南山下。它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其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

 赤灣天后宮收藏有自宋至清的天后塑像多尊,天后宮新修正殿及室外天后塑像,亦嚴格按照宋代天后雕像塑造,再現天后慈恩。赤灣天后宮鼎盛時,計有山門、牌樓、日月池、石橋、鐘樓、前殿、正殿、後殿、左右偏殿、廂房、客堂、長廊、角亭、碑亭等,建築數十處,房屋一百二十餘間,擁有九十九道門,佔地九百餘畝,其殿宇巍峨壯麗,廟貌氣象萬千,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天后宮廟,也是深圳歷史上最負盛譽的人文景觀。在港澳台及東南亞各國久享盛譽。為深圳市重點保護單位之一。

 赤灣天后宮正殿相傳始建於宋代,自明至清多次修葺。近年按「官式做法、閩粵風格、海神特點」三原則重新修復。正殿面寬二十四米,高十六米,重簷高台,頗具王者風範,是祭祀天后的重要場所,為赤灣天后宮最負盛名的殿宇。

 天后宮前殿。赤灣天后宮前殿為天后宮重要建築之一。明永樂初年(公元一四零三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的一站。鄭和副使張源曾重修赤灣殿宇。正門台基前面的浮雕紋樣石刻,相傳為宋代末年赤灣天妃廟原建築構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是研究宋代石刻工藝的重要的實據。殿前正面有龍柱四根,每根高四米二,採用我國傳統石雕工藝鏤刻而成,雙龍盤柱,態勢生動。台階兩旁設置海神天后的守護神獸,圓雕石麒麟兩尊,寓意着天后宮的神聖與莊嚴。

 天后寶像。天后宮正殿內正中塑天后像,慈祥端莊,威儀肅穆,通高六米有餘,上方懸雍正,乾隆,光緒皇帝御書金匾,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極為珍貴。殿前設閱台,兩層台階分別為九級、五級,以應天后神格「九五之尊」的天數;閱台中置石雕青龍一對,四周環繞龍鳳石雕欄杆,雕工精美,栩栩如生,這裏為瞻拜朝聖者必到之處。

 「赤灣勝概」 是明清時期「新安八景」第一景,天后宮為要。天后宮規模最大的祭祀活動為天后誕。祭祀活動除民間外,官方每年春秋也到此致祭。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明代朝廷曾頒文:凡朝廷使臣出使東南各國,經過這裏必定停船祭祀。也就是深港重要民俗,「辭沙」。香港魯言先生的《香港掌故》中載道:「由於赤灣天后古廟宏偉,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香港、九龍水陸居民都前往赤灣天后廟去賀誕」。

 香港銅鑼灣天后宮

2.jpg

 香港銅鑼灣天后宮

 香港也有天后宮。地理位置在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清初,由名流戴仕蕃建造。時名「鹽船灣紅香爐廟」。於今,天后廟的業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香港通過《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例外,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這裏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

 那年,我去香港,慕名而往。呈現於我面前的,是一棟中式傳統建築。二進式,面闊三間,採用左右對稱布局。青磚牆,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簷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製神台。兩邊各有一個側殿,左為「戴福堂」,右為「百家神殿」。側殿前各有天井及獨立出口通往廟外,或經左右月門進入香亭。月門命名最富奇思妙想,曰前「瞻雲」後「龍化」,又曰「就日」後「虎變」。

 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的石獅,雕刻有「興邑刁爵」的字樣。又見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門屋正脊分3層,上層為「二龍爭珠」,中層是以中國戲曲人物陶塑裝飾的石灣花脊,而下層則為彩繪,但大部分已經脫落。兩端飾以鰲魚,博古回型紋。

 媽祖的信仰,隨着華僑的南渡遍布於南洋各地,媽祖也成為中國沿海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東南亞沿海華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現今,海外有一億多人信仰天后,各國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幾乎都存在天后信仰。無數的海外華人把天后作為祖國母親的化身,天后又成為海外遊子尋親問根的「橋樑」。在天后信仰中,寄託着對祖國母親的拳拳眷戀之心。

 深港同源的淵緣就藏這這些共同的名字裏,共同的信仰裡。似一彎明月,普照大地。

 作者簡介:胡笑蘭,女,安徽人,現居深圳。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文字散見於《人民日報》《北京文學》《紅豆》《天津文學》《青春》《廈門文學》《海燕》《牡丹》《散文百家》《散文選刊》《解放日報》《文匯報》《生活周刊》等報刊。為多家刊物專欄撰稿,獲《人民文學》徵文獎、廣東省「華夏盃」徵文二等獎、《鴨綠江》和香港商報之「前海十周年詩文大賽」徵文獎等諸多獎項,散文入選多種選本。著有散文集《拾花記》。

1.jpg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