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補齊防疫短板 推進安全復常-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補齊防疫短板 推進安全復常

2022-09-1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社會各界都亟欲香港早日復常,對何時復常、如何復常,也各有說法,形成了觀點碰撞,甚至出現了「有些人拖着復常後腿」之謂。作為一個多元社會,此乃正常之事;單論疫情,早前也有「清零」與「共存」之爭。關鍵是,兩者是否完全矛盾?又如何趨利避害?客觀地講,所謂拖復常後腿,究竟涉及什麼因素?

 國際通關,既是大勢所趨,亦是民心所向。觀察不同地方的通關,大致分為兩類。新加坡之類,是安全通關。當地疫情基本受控,每百萬人口計算的七天移動平均,最新只有400人染疫,病歿亦僅0.1人;反觀香港,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140人、1.28人。新加坡之能夠安全復常,一大憑藉乃疫苗接種率非常之高,就連80歲以上長者亦有94%打齊三針,而香港則為52%。另外一類,則是不理死活地通關。似美國般,打齊針者迄今仍不足70%,早前已有逾百萬人死於疫症,自5月至今再多5萬人病逝,而現在每百萬人口計算亦有超過10名新冠患者正接受深切治療,香港則為2人。到底香港應走哪條復常道路?相信不難給出答案。如果只知其他地方正在復常,卻不論其復常前提與復常後果,恐易作出誤判。

 可見,真正拖復常後腿的一個因素,乃本港「一長一幼」的接種率仍嫌偏低;而進一步推高接種率,也是進一步推低死亡率的必由之路。對此,幾無疑義。數據清楚說明,打針比不打針好,以80歲以上長者為例,未打針的死亡率是14.75%,打三針則大降至1.12%,打四針更低至0.32%。換言之,要把自第五波以來新冠疫情的死亡率,從0.6%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最佳辦法就是谷針。反過來,若然公眾形成一個新冠病毒死亡率不高,以至不打針也無恙的錯誤印象,則肯定不利本港抗疫工作,亦無助香港走向安全復常。

 另一拖復常後腿的因素,乃香港確診宗數居高不下,以至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畢竟,當感染個案多,由重症到死亡個案難免亦多。早有專家指出,死亡率低不等於疫症安全,必須結合病毒的傳播力一併考慮;簡言之,當確診的基數持續高企,即使死亡率低也可造成大量死亡。非常不幸,本港新冠疫情已奪去9616人的生命,這跟季節性流感一年死亡人數約百計大不相同,更遑論新冠病毒每日導致成千上萬的人染病。截至昨日,仍有多達2760名新冠患者正在住院,非僅佔據了珍貴的病床,亦令醫護人手更加緊張;如果疫情不斷惡化,非但會危及新冠患者的診治,包括出現「病無所醫」之窘,亦會損及其他病人的利益,事實上現時已有三成其他醫療服務受到影響。

 其實,對究竟是什麼因素正在拖復常後腿,並不難作出理性判斷。在走向復常的關鍵節點,需要的是科學為本、對症下藥。在精準抗疫的策略下,從整體到「一長一幼」的接種率也在提升之中,現時疫情亦較第五波溫和多了,香港有序復常的條件正在形成。只要大家繼續配合抗疫,同心合力盡快補齊防疫短板,香港必可早日踏上安全通關之路。

 頂圖:幼童接種新冠疫苗。 中新社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