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丨二手衫納「可持續發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實現碳中和丨二手衫納「可持續發展」

2022-09-26
来源:香港商報

二手衫給人的印象向來是「窮人恩物」,但隨着年輕一代環保意識提高,加上歐美、日本「古着」潮流傳入,令本港二手衫店舖或平台愈開愈多,從而令時裝變成「可持續消費」,在改善生活質素同時,並無增加對環境的損害,更沒有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

禮物會促成換物平台

香港其中一間最為人熟悉的網上換物平台「執嘢」,成立於2012年,由三名30餘歲的職業女性創辦,首席財務官胡文珊在多倫多大學經濟系畢業,回港後在中環投資銀行上班,現經營網上機票平台;首席執行官尹寶燕畢業於理工大學翻譯及中文系,現從事翻譯工作;首席營運長尹一庭是髮型師。

胡文珊說:「2011年聖誕節我與中學同學尹寶燕,以及其妹尹一庭辦了一場交換禮物會,大家都邀請朋友來玩,每人交20元入場費,來了70多人,每人帶一些家中舊物,如衫、家品、用具來,再拿走別人的舊物,竟有三個陌生人來參加,這件事鼓勵了我們成立『執』。」

她再娓娓道來,「執嘢」分為換物會和網站兩個部分,網站是一個以物換物平台,貨品以衣服、飾物、家品、用品為主,放出一件物品會獲一個代幣,拿走一件貨品須支付一個代幣,交收由物主雙方互相安排。網站則會監察貨品是否違規,例如放出一包不值錢的紙巾。

「網站無收益,我們會定期開換物會,入場費數十元,每次都有200人以上參加,開始時家私、廚房用品都有,比較多五六十歲家庭主婦來,後來我們改變換物會路線只做衣服,客戶變得高端,主要是三四十歲有大學程度的職業女性,交來的衣物亦愈來愈名貴」,胡文珊說。

2.jpg

「執嘢」創辦人之一,首席財務官胡文珊講述自己「覺醒」經過。 記者 崔俊良攝

僅夠錢租50呎小貨倉

「執嘢」網站會員有六萬多人,社交平台亦有六萬多名粉絲,然而她們卻請不起員工,更租不起辦公室,只夠錢租一個約50平方呎的貨倉;換物會每次都需要大量人手,負責檢查衣服是否符合大會要求規格,以及掛熨衣服;幸好三名創辦人的理念,吸引很多同路人主動來做義工,目前有10多名義工,因應個人空閒不同時間前來幫手。

尹寶燕及尹一庭是環保先鋒,一向生活簡約,每次換物會都負責實務操作,而一直活在金融世界的胡文珊,在「執嘢」則主要負責財務,直至2016年一次換物會,胡文珊一個人負責執拾換不出去的衣服,最終收拾了20多大袋衣服到貨倉。

胡文珊稱:「雖然我好鍾意衫,但一次過執廿幾袋真係好辛苦,期間我發現很多都好新,甚至有未剪牌的,這一刻我終於覺醒,其後的周末我把衣櫃『斷捨離』,衣櫃由以前的插手不入,變成可以輕易把衣服拿出拿入,執拾期間又發現很多衫我其實是不會穿,很多衫我很喜歡卻又忘記了存在;之後,我由甚少重複穿一件衫,變成半年才買十幾件衫,透過重複配搭達到日日新形象的效果。」

「執嘢」雖然是非牟利團體,但胡文珊認為要創造收益才能進一步發展,實現她們的初心;所以除原有網站和換物會外,近期還開拓了「上門收衫」服務,客戶可以300元買一個回收膠箱,把舊衣物放入,再交到郵局便可輕易把衫送給「執嘢」。

需闢更多出貨路徑

「收衫容易出衫難」是所有二手衫平台面對的困局。因此,「執嘢」開始把小部分二手衫以百多元至二百多元出售,並已和「裸買」(自備盛器)生活百貨店「SLOWOOD」合作,在他們全港四間分店內闢一角落出售,利潤攤分。胡文珊表示,「我們收到的衫實在太多,需要開拓更多出貨路線,未來希望和其他更多實體店舖合作,在他們店舖闢一角賣衫。行街買衫是港人的主要消閒娛樂,我希望將來市民在銅鑼灣、旺角行商場時都能輕易買到二手衫。」

在芸芸二手衫平台中,「執嘢」如何能穩佔一席位?胡文珊說:「我參觀過一些國際大型二手衫回收機構貨倉,仍儲着十年前回收得來的衫,也有報道講過有回收商因送不出去,最終把二手衫變成堆填區垃圾、沙漠垃圾,甚至海上垃圾,污染環境。」「所以『執嘢』有一特點,會向捐衫者發電郵報告舊衫去向,例如是在哪間店舖被人買走了或在哪個換物會被人換走了,讓捐衫者知道舊物已有新主人,並無浪費地球資源。」

拓工作坊授舊衣重用竅門

除換物會之外,「執嘢」近年加入新思維,請來幾位極具創意的導師在換物會上另闢一角,開班教授縫紉工作坊,把舊衣循環再用,例如把舊衫變成布條,再編幟成隔熱套,套在咖啡杯外隔熱;也有教把牛仔褲變成拖鞋;還有教把布碎變成百家布再製成錢包,讓舊衫以第二個形式繼續留在主人身邊,打造個人風格,為穿搭添上與眾不同的環保時尚感。

家長冀與子女體驗縫紉樂

工作坊亦會教授縫紉小竅門,例如補破洞、爆線、裝飾物修補等,令學員以後都有技能可自行修補衣服,延長衣服壽命。工作坊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勝過本身的換物會,吸引很多大商場業主主動前來邀請。胡文珊說:「很多大型商場會找我們辦這種換物會,目的是吸引人流,但重點反而放在縫紉工作坊,因為每場都爆滿;原來很多家長們期望藉此與子女一同體驗縫紉樂趣,從中學習珍惜衣物,讓子女學到技能外更學懂節衣省用的傳統美德。」

胡文珊表示,會向主辦商要求活動經費,這變成「執嘢」近期最大的收入來源,環保事業賺錢難是普遍現象,但環保教育卻能殺出重圍。

在中國人社會,二手衫始終不是主流,需時間習慣及教育。以胡文珊丈夫為例,他是生意人,衣着一向講派頭,他不反對妻子從事「無錢賺」生意,更經常做義工司機接載太太搬運二手衫,但要自己着二手衫卻非常抗拒。「惟經過循循善誘,近期丈夫亦有所改變。」胡文珊說:「有一次我在換物會見到一件新簇名牌絨褸,他一向喜歡這個品牌,尺碼也適合他,我便拿了回家掛在他辦公椅背上,他問我是二手衫?我叫他試穿一下,後來一步一步他便開始接受二手衫了。」

身教予下一代接受二手衫

胡文珊本身是兩子之母,「執嘢」的粉絲很多也是二十多至四十多歲的媽媽。她說這是一種身教,媽媽們帶着子女來換物會,到下一代就會完全接受二手衫。(記者 李銘欣)

頂圖:近年「執嘢」換物會愈來愈受歡迎,每次都有數百人參加。受訪者提供圖片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