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深港攜手 共鑄河套科創新高地-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仲量聯行:深港攜手 共鑄河套科創新高地

2022-09-30
来源:香港商報网

    合作區是大灣區內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也是目前大灣區內唯一一塊深港兩地直接接壤的跨境合作區。近年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十四五」規劃」賦予了合作區特殊的科創定位和發展使命,旨在將其打造為各類高精尖科創產業的「策源地」。

    隨着一系列具有實操意義的支持措施出台,合作區的發展藍圖越發清晰,目前也進入了加速建設的階段。值得關注的是,首套由內地和香港共同研究編制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聯合政策包》(以下簡稱「聯合政策包」)於今年七月發布。聯合政策包從深港協同科研項目、支持科研人才、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和支持創新要素流動等方面公布多項創新發展政策,實現了兩地科創融合發展的新突破。

合作區位於大灣區內外環產業带位置.jpg

合作區位於大灣區內外環產業帶位置

    依托大灣區戰略地位 深港協同引領科創賦能

    合作區地理位置獨特,有着助力大灣區跨境大協同的區位優勢。一方面,合作區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環)產業聚集鏈條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緊密連接深圳和東莞的重要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基地節點。例如,合作區靠近高新區和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能有效利用兩者在資金、科研和人才等方面的資源聚集效應。此外,合作區還與內環上的前海自貿區協同發展,加強現代專業服務業輻射。

    另一方面,合作區坐擁皇崗和福田兩個通關口岸。除此以外,福田高鐵站和福田CBD均在合作區約15分鐘車程範圍內;而另一重要軌道交通樞紐——深圳北站、及其他辦公樓子市場亦在合作區約35分鐘車程範圍內。

合作區與深圳交通極紐及CBD緊密連通.jpg

合作區與深圳交通極紐及CBD緊密連通

    目前,合作區分為深圳園區和香港園區兩個園區。其中,深圳園區包含福田保稅區及皇崗口岸片區兩個片區。

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香港園區分布.jpg

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香港園區分布

    其中,福田保稅區作為全國最早的保稅區之一,集口岸功能、保稅政策與區位優勢於一身,以不足深圳0.08%的土地面積貢獻了超過深圳10%的外貿進出口值,是合作區的先導片區。如今,該片區在繼續保持其成熟的保稅區功能以外,還將積極引進「高精尖」科創類項目,驅動合作區進一步的產業轉型升級。

    而皇崗口岸片區則在繼續發揮其雙口岸功能及地理位置的連通性優勢以外,還將進行升級改造,形成新的交通樞紐區、協作創新區以及國際社區。

    合作區擁有着協同深港兩地的、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產業資源與體系,這是未來合作區培育系統性創新生態鏈的堅實基礎。

    深圳園區已引進了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共5所香港高校的10個優質科研項目;其中,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所負責的高時空分辨環境桌上型電子顯微鏡就屬於國家「卡脖子」技術。這些香港高校在生命科學、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基礎研究領域的優勢,是合作區實現源頭創新的保障。

    合作區內濃厚的科創氛圍吸引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在此扎根發展,涵蓋自動駕駛、半導體、精密機械零件,醫療設備、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行業;這其中就包括了未來機械人、晶泰科技、盈合機械人和元戎啟行四家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或科創主體共同組成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為合作區內的基礎研究成果提供了技術轉化的渠道。

合作區內主要產業載體項目示意圖.jpg

合作區內主要產業載體項目示意圖

    現階段,合作區內有150多個高端科創項目正加速落地,這些項目對於高科技人才的強凝聚力,將助力合作區逐步發展為區域「人才蓄水池」。以區內的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為例,該研究院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就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科學家、工程師、建立起一支逾300人的科研團隊。科技創新的核心是人,穩定的人才支撐將成為合作區科創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未來,合作區(以深圳園區部分為主)將繼續完善「源頭創新+技術轉化+人才支撐」的科技創新鏈條,並主要聚焦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和材料科學三大方向集中突破。其中,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微電子、金融科技六大產業領域有望作為河套片區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持續推動合作區產業結構優化和科創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深圳園區內,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深港國際科技園、福田國際量子研究院以及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集科技研發、實驗室、配套服務功能的優質科研載體已落成,共計接近50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兩個在建項目——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和深港開放創新中心,落成後將為深圳園區新增30萬平方米科研空間。

香港-深圳創新科技園建設計劃.jpg

香港-深圳創新科技園建設計劃

    而在香港園區內,另一重要的在建項目是香港-深圳創新科技園(HSITP),總建築面積約為120萬平方米,預計將主要用作重點科研基地、高等教育、文化創意產業。其中,超過五成的總樓面面積會用作科研用途,小部分會用作創新斗室、訪客住所、商業及配套設施。香港園區建設的推進不僅能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深港進一步融合提供絕佳的平台。

    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表示:「依托其優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以科創為主導的產業資源以及唯一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深港協作平台的定位,合作區有能力推動深港兩地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兩大領域的有機聯動,進一步強化區域的科研實力和創新潛能,其自身也有望逐步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個不可或缺的創新科研產業基地;即作為新的區域增長極,提升灣區技術革新與製造業轉型升級。」 (記者 王靜抒)

    頂圖:合作區政策發展歷程

[责任编辑:严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