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港人圓「航天夢」 創科迎新動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熱門話題】港人圓「航天夢」 創科迎新動力

2022-10-05
来源:香港商報

 何子文

 國家宣布將首次於港澳地區選拔航天「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不少市民都認為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國慶禮物」,不但反映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和關顧,讓港人有機會一圓「航天夢」,更顯示香港的科研水平得到國家的認可,有能力與國家一道攀登航天科技的高峰。香港發展創科中心的重中之重,就是將香港學界在創科研究上的成果和優勢轉化為應用,將研究產品化。國家航天科技屬於全球前列,現在國家在港選拔航天載荷專家,意義不單在於選材,更將助力本港深度參與國家航天科技工程,打造本港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特區政府必須把握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搭乘國家創科的高速列車。

 對於國家選拔「載荷專家」,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歡迎和感謝,形容這是振奮人心的喜訊,極具歷史性意義,他並委派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負責跨局協調及宣傳教育工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負責具體選拔工作。確實,國家在港選拔「載荷專家」,是對香港科技界的重視和肯定。航天員大致可分為專業航天員以及後勤研究人員。航天員負責航天飛行工作,至於「載荷專家」則屬於後者,主要到太空去進行各項專門科學實驗和探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需要在長期飛行的空間站上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擔負重要的航天實驗工作,對於專業性有很高的要求。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意義極為深遠。

 港與國家科研並肩同行

 對不少港人特別是青年而言,自小都懷有一個「航天夢」,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探索浩瀚宇宙。自2003年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訪港開始,每次有國家航天員到訪香港、每次舉辦的航天展,都引起社會的一陣熱潮。2016年,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進行了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3個實驗項目;2022年元旦,3位航天員與來自香港大學等高校學子一起共話「太空夢」等,這些都令不少香港青年夢想有朝一日能夠一圓「太空夢」。

 現在國家為香港提供了歷史性的機會,與國家航天員共同親臨宇宙,進行各種科學研究。過去香港市民在國家的航天路上,由歡迎航天員訪港,到與航天員對談,到不斷深化科研合作,今日終於有機會親身參與航天工作,這個過程充分體現香港與國家在科研路上的並肩同行,更為青年科學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真正在太空站內將自身所學學以致用,親身接觸到國家的航天科技,領略科學家們科技報國的博大胸襟。

 港產中國航天員將夢想成真,顯示國家對香港的支持,以及對香港科研水平的充分肯定。國家航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對香港航天科技研發、產業化,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創科發展提供明確方向及重大發展機遇,其中航天科技產業更是全球科技的朝陽產業。近年,香港與內地的創新科技合作不斷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平台,港深全力建設的深港科技合作區,更為香港的創科產業注入強大動力。

 發展航天教育助國家事業

 這次國家在港選拔「載荷專家」,更傳達出大力支持香港創科發展的重要信息。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在當今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現在港人有機會加入內地龐大的航天事業,不但有助香港的創科產業融入國家航天產業發展,依托內地的航天資源,助力香港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可吸引投資市場的興趣,看到香港航天產業的發展潛力而作出投資,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注入更大的動能。

 近年香港的科研團隊積極參與國家航天事業發展並發揮重要作用,嫦娥三號、四號着陸器相機指向機構的輕小型相機雲台,嫦娥五號機械臂採樣器、近攝相機裝置,天問一號落火監視相機等等,就是內地科學家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研製,有關設備還將在嫦娥六號上執行任務。香港擁有雄厚科技基礎、高素質科技人才,現時最需要突破的正是科研成果的轉化、市場化和商品化。特區政府更應把握機遇,不單是為國家選材,更要做好頂層規範,推動航天教育與科研發展,助力本港深度參與國家航天科技工程,打造本港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