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特區政府昨開展防疫注射計劃和疫苗資助計劃,50歲或以上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可選擇同時接種流感疫苗。最新安排無疑是及時和適切的,畢竟在市民普遍期盼全面復常的當下,大家可能輕視了新冠和流感疫情同時來襲的風險。希望政府全力為市民,特別是免疫力較弱的重點人群「谷針」,也希望市民積極配合,「左手一針、右手一針」,共同構建穩固的防疫屏障。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已成為市民的日常習慣,這既有助於防控疫情,也有助於抑制流感病毒傳播。然而,一個日漸突出的問題非常令人擔憂:大家只關注新冠疫情,未免對流感掉以輕心。最明顯的證據是去年兒童、長者及高風險人士的流感疫苗接種率較2020年度下降6%,即減少7.8萬人接種。這個情況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市民接種多劑新冠疫苗後,對流感疫苗有所抗拒,也有可能是誤以為兩種疫苗可以互相替代。
有專家警告,雖然香港的口罩令仍然維持,但社交距離措施已大為放寬,加上學童恢復面授課程,感染流感的風險遠較過往三年為高;而且由於兩年多以來嚴格的防疫措施下,本地流感個案相應減少,市民對流感的整體免疫力較以往低,一旦患上流感,有機會引發重症,倘若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研究顯示住院死亡風險大增2.35倍!這樣說絕非危言聳聽——南半球的澳洲今年提早爆發流感疫情,確診病例在8月已逾20萬宗,創五年新高,當中大部分病例由甲型流感引起,更容易導致嚴重流行病。
許多香港市民以為流感病毒沒有新冠病毒那麼可怕,這恐怕是誤解。事實上,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本港每年單是冬季流感的死亡個案便多達400宗,逾20宗屬需要深切治療的兒童嚴重個案。有見及此,我們實在沒有過度樂觀的理由,必須嚴陣以待。
正如接種新冠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接種流感疫苗也是抵禦流感病毒侵襲的最強武器。現時當局已有相當周詳的計劃:除了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管局轄下普通科門診亦為合資格覆診病人打流感針,而衛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也會安排6個月至12歲兒童同時打兩種疫苗。不過,個別安排似有改善空間,例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規定不可只打流感針,因此最近才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如果想打流感針,必須前往參與計劃的私家診所接種,十分不便。倘若當局優化上述安排,容許市民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流感針,應該有助提高接種意欲,更有利於全港抗疫。
香港尚未徹底戰勝新冠疫情,便要迎來冬季流感高峰期。這提醒我們,香港遠遠未達到可以全面復常的地步。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握機會,積極響應政府「谷針」,合力抵禦雙重疫情之夾擊。這既是確保香港抗疫不走回頭路,也是為了捍衛醫療系統,盡最大可能保障全體市民的生命安全,更是為社會全面復常投下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