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港人航天夢近在咫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港人航天夢近在咫尺

2022-10-07
来源:香港商報

 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 趙秀嫻

 在舉國上下慶祝新中國成立73周年、國家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的雙喜之際,國家宣布將首次於港澳地區選拔航天載荷專家,喜訊振奮全港。標誌着國家高度認可香港科研水平,亦支持香港在尖端領域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卓越貢獻。

 所謂載荷專家,就是到太空進行各項專門科學實驗和探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要從科學家中選拔,屬於非職業航天員,原則上在完成飛行任務後,還會回到原單位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因此,其身體素質要求並沒有那麼高,這恰好與香港科研強的優勢相脗合,亦是許多科研工作者的夢想。

 一直以來,香港高校的學術研究水平處於世界前沿,基礎科研根基深厚。在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入圍世界前50名。在嫦娥五號進行國家首個探月工程期間使用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正是由香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製。其次,科研團隊憑藉多年在航天項目中所累積的經驗,為月球表面採樣工作取得了突破,相關裝置亦應用於嫦娥六號的探月任務。

 另外,香港目前有三間大學開辦培訓航天專才的本科及碩士課程,每年有不少於100名畢業生,專注於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實話實說,香港在航天科技領域有一定實力,這次機遇,可謂國家再一次給香港的「厚禮」,定將全方位推動本港在航空領域的發展。

 事實上,香港一直不乏抱有航天夢的青年,希望能親眼目睹星辰大海。去年9月,神舟十二號乘組與近300名香港科技工作者、教師和大、中學生展開一場「天地對話」,更是在年輕人群組中掀起一股航天熱潮。而是次國家特意提到要從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為其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和空間,可謂「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機會千載難逢。除了將再次點燃港青的「追星」之夢,激發起青年人成為國家太空人的興趣之外,亦有助於增強青年的國家視野和國民身份認同。

 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中央在國慶佳節為港送上厚禮乃「喜上加喜,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關愛、支持和信任。」我認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港人從未缺席,今次參與國家太空任務,正是「以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又一體現。特區政府和科創界要善用良機乘勢而上,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期待未來的「神舟號」飛船,將出現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