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早盤,亞太股市普遍偏弱,內地股市三大股指窄幅波動,成交低迷。到12日盤中,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計跌幅達到18.4%,深證成指累計跌幅達到28.9%,深圳創業板指數累計跌幅更超過31.8%。但是,內地股市對外資吸引力依然強勁,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最近6個月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金額達788.6億元。其中,滬股通累計淨買入657.5億元,深股通累計淨買入131.1億元。
全球第二大市場底氣足
市場人士分析,內地股市經過32年發展,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
最近十年間,中國資本市場持續發展壯大,A股上市公司從2000餘家增至4947家。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相繼成功落地,中小板及深市主板合併,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全面註冊制蓄勢待發;股票、債券、基金、期貨市場表現都極其活躍,資本市場規模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滬深交易所市值規模大幅躍升,穩居全球前十陣營。截至2021年末,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值規模合計近52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五大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值規模接近40萬億元,超越韓國證交所、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以及澳大利亞證交所,成為全球第十大證券交易所。
外資機構紛紛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加大布局A股資產。外資機構認為,中國資產已經不是一個備選項,不是可投或可不投,而是必須要投,尤其對那些跟蹤全球主要指數的機構投資者而言。
外資有望繼續回流
市場預計下半年北上資金有望逐步回流,回流規模大致在1500億元左右。
市場人士分析,隨着全球貨幣政策緊縮和能源價格飆升繼續削弱消費者信心,全球經濟前景再度黯淡,而西方主要經濟體正面臨衰退。而中國是唯一一個流動性較為寬鬆的國家。
在海外普遍加息背景下,中國經濟指標超預期增長,當前經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政策端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A股市場目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A股可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發揮關鍵作用,為全球投資者帶來分散化和低相關性的好處。
有專家指出,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機構化程度有望不斷提升。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有望成為一個在全球範圍吸引大規模外資進入的主流市場。(香港商報評論員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