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有效集聚人才 築牢繁榮基礎-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有效集聚人才 築牢繁榮基礎

2022-10-15
来源:香港商報

施政報告下周三即將發表,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透露,當中會提出「搶人才」政策。近日陸續有消息傳出,具體政策可能包括放寬海外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及來港工作要求等。對於香港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社會各界絕對樂見其成。

近期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統計處年中人口統計顯示,過去一年有11萬人淨移出,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招聘困難,引發大家關注。此現象非香港獨有,由新加坡到英國皆然,所以各地紛紛出招搶人才。可以說,搶人才既是香港社會的共識,也是國際間共識。如果香港坐視人才持續流失,未來發展注定落後於人。

輸入人才有利經濟社會加大發展,惟同時亦可能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會跟本地勞工爭飯碗,又或帶來新的住屋需求。然而,一來今日已經時移勢易,世人更擔心人才流失對競爭力的影響,多於輸入人才可能構成的問題;二來,只要政策設計得宜,便可做到趨利避害,在確保輸入人才符合社會最大利益公約數的同時,把相關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譬如放寬置業印花稅,消息傳出施政報告不擬取消稅款,而可能採取「先付後退」方式,即非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時,都要先繳付15%「買家印花稅」,但當相關人士持有物業指定年期,並成功申請為永久性居民後,才可獲退還已支付的稅款。上述安排,可確保受惠的都是長期貢獻香港、選擇在港定居,並為香港人一分子的人才,其置業需求屬於剛性的,不是來港純粹炒樓的投機客。其中,配合從價印花稅和額外印花稅維持生效,即相關人才在短炒物業或購第二套房時,當局亦會徵收更高稅率,故放寬之後不見得會助長炒風。況且,近期樓市氣氛轉淡,誠是引入新措的好時機。

又如放寬海外人才的工作規限,消息指透過「一般就業政策」進行招聘,或不再要求證明相關人士具備香港沒有的技能或知識,只須符合「人才清單」所指定的行業工種便成,以及可能針對來自國際著名學府的畢業生,提供一兩年求職簽證安排之類。相關措施會不會搶佔本地人飯碗?多多少少。但是,「人才清單」所列的人才本來稀少,業界一直求才若渴,包括金融科技專才、創新及科技專家、資產管理專才、數據科學家、以及創意產業和表演藝術專才等;何況,只要把餅造大,同時汲取海外經驗,相關行業及整體經濟得以加大發展,最終必將惠及本地特別是青年勞動市場。反之,如果人才流向別人田,香港的損失必然更大。至於吸引優質高材生來港,考慮到本地出生率持續偏低,也有助確保香港長遠發展。

除了高端人才,本港其餘勞動力市場亦存在結構性問題,不少工種人手皆見短缺,好像醫護便壓力巨大,院舍亦現青黃不接,在人口老化下供不應求問題勢必加大,都亟須政策配合盡早拆彈。事實上,一方面為輸入人才拆牆鬆綁,另方面提供誘因吸引人才前來,已成為全球各地人口人才政策的共同方向。短期內香港既要爭取加快通關復常,根本地言更須為人才來港鋪平道路,如此方能進一步築牢香港長期繁榮基礎。(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圖源:中通社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