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以小見大」非僅為傳承世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族譜「以小見大」非僅為傳承世系

2022-10-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介紹

    周樹佳,曾當編劇記者,如今是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者、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名穴掌故沉》、《李我講古》系列、《香港民間風土記憶》系列、《香港諸神》、《鬼月.鈎沉》等二十餘書。

   落鄉間考察,能得見村民珍藏的族譜,乃是研究者之福氣。因欲了解一地風土民情,相較於一般大歷史書,地方史志和族譜更幫得上忙。其中,族譜所藏的絲絲信息,往往能以小見大,讓人撥開雲霧,其功用絕非只是區區世系紀錄如此簡單!

26-3.jpg

錦田鄧族父老在族長率領下,接收一部精製線裝的《錦田鄧氏族譜》,儀式隆重。

 可補充地方史不足

 族譜是記錄一個宗族世系和事跡的專書,其名稱另有家譜、宗譜、房譜、支譜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新界宗族大都藏有族譜,只是多秘而不宣。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羅香林教授研究本地族譜,便寫了多篇新界論文。及後在七八十年代,蕭國健教授也寫過很多文章,講解族譜於補充地方史不足的功用,例如對新界人影響巨大的康熙遷海令,其慘況在很多族譜中都有觸及,而這些「細眉細眼」材料都不會見於官史。

 新界的族譜相較在中原或江南氏族所見的,體例和內容都較為精約,通常只有序、姓氏源流、先世考和世系表等,其名雖為族譜,實以家譜為多,製作上也鮮見雕版刻印,多為手抄本。

 其實,族譜內容的多寡是很富彈性的,端視乎持有者的「收風」能力、學養識見和興趣。筆者接觸過一村莊,幾房人族譜內容便相差頗遠,當中最厚一部,因持譜人先世為一大夫,他與村民看病,往往閒話家常,從中便知悉不少族中掌故,日積月累下,手上族譜便滿載鄉間軼事和風俗傳聞,為別譜所無。

26-1.jpg

元朗白沙村/打鼓嶺鳳凰湖村易氏2020年重修族譜後,族人攜同新譜拜祭開基祖墓,從中可見族譜於鄉民的特殊意義,亦顯示其於研究地方史的重要。 周樹佳提供圖片

 又如筆者認識的一位父老,由於他的先世熱衷於堪輿風水,故家傳的族譜便特別多有關祖先墳塋如碑文、風水判語和墓圖等資料。莫以為風水圖牽涉入迷信之事,毫不足觀,那些手繪可全是珍貴之物,內裏除了畫有古地貌,還記下很多舊地名,這一切對研究古代新界都是極其難得的材料。除此之外,有些族譜還包含一些鄉內的對聯詩詞、祭祀祝文、各式公文及酬酢文章,甚至打醮紀錄等等,內容可說異常豐富。

26-2.jpg

1989年《粉嶺彭氏桂公祖系族譜》封面, 此譜在2020年續修。

 抗戰期間多族譜被焚毀

 昔時新界讀書人少,理論上家家戶戶都應抄錄的族譜,多只能由少數知識分子擁有,流傳本已不廣,在上世紀淪陷期間,這些罕有文獻更差點遇上一場沒頂之災。事緣很多鄉人因慮及奸細告發,怕按譜捉人,便紛紛燒毀族譜避禍。據聞新田的竹園周氏,手上原有一部記載了他們新界五房人的孤譜(竹園周氏是長房),但當年也是為了躲避日軍,持譜人將其深埋荒野,結果復員後卻找不回藏處,孤本從此消失,叫人萬分遺憾,也許這只是無數個案中的其中一處。尤幸近年新界氏族突掀起一片修譜風,算一算,深井傅氏、上水廖氏、孟公屋成氏、粉嶺彭氏、元朗白沙村/打鼓嶺鳳凰湖村易氏、廈村鄧氏(洪惠房子厚祖)、新田文氏和屏山鄧氏等宗族都費了大氣力修譜,成績美滿,這對新界的歷史文化而言,實屬可喜之象!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