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領導人已反覆倡議實現現代化。甚至早在鴉片戰爭後,一些先賢也討論過諸如「師夷長技」之類的現代化議題。
現在,中國製造業、實體經濟和出口佔比均居全球首位,建設了許多世界一流的交通、基建項目。2020年中國學者發表論文數量及其影響力已趨世界前列;15至64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99年,雖不及發達國家卻比2010年增長0.74年,是1950年的5倍,而且受教育年限還在不斷延長,顯示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已取得長足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有幾個要旨:一、「中國式現代化」是發生在有14億人口的我國的歷史進程。相對而言,美西方早於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現在中國人口卻略多於美國、整個歐洲、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的總和。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大於美西方,也會改變全球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西方與東方、美歐與亞洲的力量對比。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所推行的「一帶一路」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力和經濟前景,卻讓以美西方為主體的國際舊勢力不安。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屬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它既發揮市場作用,也兼顧社會公平。發展實體經濟是兼顧提高生產力和公平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隨着科技進步,產出增加往往不依賴勞動力的輸入,會擴大收入和財富差距。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政府設計和實施新時期的政策,為共同富裕護航。
三、提高物質生產和經濟生活,與道德、思想、科學、文化等發展相互協調。產出和物質富足,可讓公民意識、社會習俗等得到正面發展。近年,內地偷竊等刑事案件減少便是一個案例,但那並不等於其他社會問題都解決了。經濟擴張的同時,中國也積極考慮讓人文領域得到同步發展。
四、「中國式現代化」能提高環保意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注重發展綠色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工、農、漁、牧業生產體系。
五、中國不是通過侵略其他國家積累資本、掠奪他國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強買強賣來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來實現現代化,中國對外經貿也不是靠霸凌和單邊制裁,是在互利共贏原則下發展現代化的。
「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國家眼下的踐行,也是願景和目標。今年,中國經濟受疫情影響增長放緩;而倘若增長低於4%,也會是遺憾的。目前,中國實體經濟增長放緩不是由於公平分配或樓市轉勢引起的,而如何有效、合理地駕馭疫情經濟才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即一方面防止疫情擴大和染疫死亡人數驟增,也避免出現區域性經濟停擺繼而使全國經濟增長過慢的情況。
不管美元價格如何波動,國內經濟每年實際增幅應維持在3%以上。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有針對性的。
「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
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在於:
一、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催生出「中國式現代化」,完全是合乎邏輯的演繹。
二、2021年中國GDP是1978年的300倍。在此背景下,提倡「中國式現代化」是要把當前中國發展現代化的目標更全面地加以闡述,那個「現代化」的目標不僅要提高生產力,還要共同富裕、精神文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平發展等。
港人贊成「中國式現代化」,並希望香港能參與其中,那是好事,但也要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真實內涵,並結合香港「一國兩制」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實際優勢作出適當的響應。
三、在現代化基礎上再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把中國的事業、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目標和模式區別於西方。在現代化過程中,中國向不同國家學習了許多東西,但中國與美西方的政治現實和願景是有分野。用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的話來說,「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顯示了當代中國的自信。向外國學習的同時,「中國現代化」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