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脈搏】強科研搶人才 利發展助國家-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香港脈搏】強科研搶人才 利發展助國家

2022-11-02
来源:香港商報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成嘉豪

中共二十大已於近日結束,會議總結了國家在過去十年所取得的矚目成就,例如被譽為全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戰」就使曾經籠罩在近一億人口頭上的絕對貧困煙消雲散。驕人成績固然可喜,但同樣值得留意的是中共二十大亦展望了中國經濟未來的機遇與挑戰,無論對於內地還是香港,都十分具有啟發性。

新時代新挑戰 新格局新動力

回顧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每個時代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在風雲激蕩的今天更是如此。從需求模型切入,中國拉動GDP的「三駕馬車」均遇阻力。將目光切換到供給模型,全要素生產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加速作用亦隨着劉易斯拐點的到來逐漸消退。因此,政府急需為經濟找到新動力,為發展找到新支撐。事實上,如何妥善應對上述挑戰是時代給當代中國的一份考卷,中共領導層亦已在早前的「十四五」規劃以及本次的二十大報告中,在「考卷」上寫下了自己的答案,其中的一大核心便是「科技興邦」。在二十大報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多項目標,都需以科技為支撐。科技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而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技有助產業升級,進而推動「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科技助力自主研發,避免被敵對勢力在生產原料上卡脖子,進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科技有助解決高品質生產力不足低品質生產力過剩的供需失衡,幫助「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正因如此,二十大報告才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了中國需要通過提升科技來打造「新發展格局」和找到新經濟動力的方針。

搶奪科研人才 強化校企配對

正如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又談何發展科技。儘管近年內地科研進展迅猛,但按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今年6月發布的「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亞洲地區入圍全球前百的25所大學中,共有12所位於中國內地,無一主校區位處廣東。這對於「十四五」規劃中,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是一重大利空。香港以一城之地坐擁5所百強高校,是補齊缺口的重要一環。事實上,香港高校的人才與科研實力早受中央認可,早在數年前習近平主席便指出香港擁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和高素質科技人才,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視察香港時更明確提出,期望香港能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由此可見,近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所提及的搶人才措施,並不僅僅是為了香港,更是助力國家發展大局。然而,筆者建議,除了搶人才外,香港亦應該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運用人才資源,從而更好地補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短板。根據全球化智庫(CCG)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在2018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香港與粵、澳兩地的科技創新合作並不緊密,並且科技成功轉化率低。這兩點均與未能有效運用人才有關,且都能通過加強與內地合作得以改善。筆者建議政府加強香港高校與內地企業的配對,促進產學研結合,使企業與科研機構能夠各取所需,提高人才培養與運用的效率。在日本,東京大學就自發配置「協調者」和「雙師型」等人員,為業界培養應用型人才。事實上,校企合作遠不止人才培育,在科研合作與成果商業化方面更加是大有可為,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華為聯合實驗室等都是校企合作的成功範例。鑒於香港政府目前專門為企業與高校研究團隊牽線搭橋的機制與支援配套不足,筆者建議政府以此為方向進一步思考如何促進產學研合作以提高人才應用效率助國家發展。在具體實行上,澳門已經比香港先行一步,於早前設立了「產學研線上配對平台」以打破產業與學術界的壁壘,因此香港大可以此為參考構思具體的機制與平台。通過強化校企合作,香港高校亦能夠鞏固自身在產業鏈上游的重要地位,在與區域內其他科研機構的競爭中搶佔上風。

就如同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七一講話中提到「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香港同胞從未缺席」,在國家接下來的發展中香港更加不會缺席。近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更明確提出「對接國家戰略 增強發展動能」,充分運用香港的獨特優勢為國家的發展作貢獻。在共同努力下,國家經濟必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香港市民亦因此能夠分享國家發展的纍纍碩果。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