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的致辭。
在致辭中,習近平指出,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小夥伴們
還記得「節氣深圳」嗎?
看看要建立的國際紅樹林中心
有哪些「秘境」
……
福田紅樹林區域
∆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區域
從空中俯瞰深圳灣東北側的紅樹林保護區,它是這個模樣:
∆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景
∆輕按:看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VR全景影像
走進保護區,它是這個模樣——
∆保護區裏的紅樹林。紅樹是唯一在陸地、海洋都可生長的兩棲類植物群落;是陸地與大海交接處唯一的森林。
∆歇息在魚塘里的鷺鳥群,保護區裏的魚塘是專為候鳥開辦的「食堂」。南兆旭/攝
∆退潮後裸露出來的灘塗遍布底棲動物,成了一張大餐桌,眾鳥們享受着夕陽下的美食。南兆旭/攝
近日,在央視播出的《野性都市》,掀開了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神秘的一角:
在嚴格限制人員出入,野生動植物為主角的生態秘境裏,記錄到了形形色色的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
∆白肩雕
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兩翼張開後接近1米,常常在空中盤旋巡獵的白肩雕另有一個顯貴的名字:禦雕。
∆黑臉琵鷺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身雪白的羽毛強烈地襯托出一張琵琶形狀的黑嘴巴,猶如熊貓般可愛,也如熊貓般珍貴。朱興超/攝
∆紅樹林灘塗上信步的豹貓
豹貓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多生活在山嶺里,在海邊紅樹林定居的豹貓展示了更多的本領:善游泳,可以在淤泥中自如行走。徐華林/攝
∆捕食小白鷺的豹貓
憑藉靈敏的身體和鋒利的爪牙,保護區裏的大部分動物都在它的食譜里。吳建暉/攝
∆黃嘴白鷺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又被稱作「唐白鷺」,在全球的分布只有1000多隻。徐華林/攝
∆歐亞水獺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在深圳消失多年,最近幾年因生態環境轉好,又出現在紅樹林中。
∆赤腹鷹
敏捷的小型猛禽赤腹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南兆旭/攝
∆紅外相機在深夜抓拍到的小靈貓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深圳極為少見。李成/攝
紅樹茂密生長的濕地,是世界上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圍繞着紅樹生長着多樣的生命。
∆一棵棵紅樹就像一棟棟樓房,從屋頂到地下室,寄居着各種生命。柳葉刀/繪
∆樹林中爭搶地盤的滑鼠蛇。徐華林/攝
∆隱藏在保護區涵洞中的紅頰獴。李成/攝
∆生活在紅樹林中的螢火蟲米埔曲翅螢,螢火蟲的美麗在黑夜裏才會顯現。付新華/攝
∆灘塗上張牙舞爪的清白招潮蟹。南兆旭/攝
∆灘塗上對峙的大彈塗魚和長足長方蟹。南兆旭/攝
∆潮水上漲前,米氏耳螺會爬上紅樹,試圖躲過那些跟隨着潮水而來的天敵。南兆旭/攝
儘管深圳人口與經濟高速增長,地理空間格外狹小,依然建立了25處陸域自然保護地,2處海洋自然保護區。
∆深圳自然保護地與基本生態控制線全圖
審圖號:粵BS(2021)085 號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與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後海灣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
自然保護地是呵護深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受到嚴格保護的動植物是深圳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良好的都市生境是2000萬個深圳人與2萬個物種共享的最大福祉。
近年來,深圳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由過去的濕地單一要素保護、局部保護延伸到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成效明顯。「十三五」期間,深圳啟動和持續開展了12個濕地保護修復項目,如深圳灣濱海紅樹林修復工程、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棲息地恢復、福田紅樹林濕地公園淡水濕地生境修復等,修復面積達43.33公頃。其中深圳灣濱海紅樹林修復工程成為「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之一。
深圳還開展了濕地科研監測項目,對植物、鳥類、水質、土壤和底泥的監測,以及魚類、節肢、兩棲、爬行和哺乳動物的調查,為濕地生境維護和科學管理提供了實時數據。深圳還將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和濕地保護小區建設,協調城市空間濕地保護與發展,持續推進河湖(庫)濕地水環境質量提升,力爭2035年前,全市濕地保護率達到50%,濕地面積總量保持穩定,建成國際濕地城市。
頂圖圖說: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景。
(文章綜合自深圳發布、新華社、深政觀察、深圳晚報)